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與臭氧、紅磷、鐵屬于同一類別的是( �。�
A.二氧化硫B.C.液氮D.空氣

分析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類,根據其組成元素和物質種類來判斷物質的類別.臭氧由氧元素組成屬于單質、紅磷由磷元素組成屬于單質、鐵由鐵元素組成屬于單質.

解答 解:A、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屬于化合物,故A錯;
B、冰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化合物,故B錯;
C、液氮是氮氣的液態(tài),是由氮元素組成,屬于單質,故C正確;
D、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D錯.
故選C.

點評 明確分類是一種化學中常用的學習方法,要抓住分類的依據來認識分類結果,依據不同,得出的結論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膠頭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體,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體倒流、腐蝕膠頭).在容器的正上方垂直懸空滴加.用后立即清洗(防止液體腐蝕膠頭).滴瓶 上的滴管不能清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寫出下列變化的符號表達式.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_Fe3O4;
(2)加熱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2KClO3MnO2_2KCl+3O2↑;
(3)實驗室用無需加熱的液體制取氧氣2H2O2MnO2_2H2O+O2↑;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分別按要求填寫元素符號:
(1)三種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N、P、K;(2)三種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Na、Ca、Cu;
(3)三種由字母N開頭的元素Na、Ne、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氧氣性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性質穩(wěn)定,很難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
B.性質比較活潑,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供給動物呼吸
D.能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科學興趣小組查閱資料得知鎂可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可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于是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驗證.
步驟1:用盛水的水槽、無底的廢廣口瓶、燃燒匙、蒸發(fā)皿、橡皮塞等裝配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另準備一只有一根銅絲穿過的橡皮塞,銅絲末端固定一根鎂條.
步驟2:引燃燃燒匙中足量的紅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卻,觀察到廣口瓶內水面上升的體積約占原瓶內水面上方空間的15左右.
步驟3:往水槽中加水使廣口瓶內外水面相平.點燃鎂條,更換橡皮塞,鎂條在廣口瓶內繼續(xù)燃燒,發(fā)出紅光,放出熱量.待冷卻后廣口瓶內水位繼續(xù)上升.
(1)步驟2的目的是除去廣口瓶內空氣中的氧氣.
(2)在步驟3“待冷卻后廣口瓶內水位繼續(xù)上升”是由于瓶內氣壓小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氣壓.
(3)根據上述實驗和你所學的知識,請寫出鎂在空氣中燃燒時的文字表達式:鎂+氧氣氧化鎂;鎂+氮氣氮化鎂.
(4)拓展應用
①通過該實驗可知,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若使用鎂條,則測得結果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②由此實驗可知,選取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的可燃物應具有的條件為只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有三個集氣瓶中分別裝有空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無色氣體,為了把它們鑒別開來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B.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C.分別加入適量的石灰水D.分別加入少量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某固體物質溶液解度曲線,若該固體質飽和溶液140g從40℃冷卻到20℃,則析出溶質的質量為(  )
A.20gB.30gC.40gD.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要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應采用的方法是C
A.把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的石灰水    B.把混合氣體點燃
C.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D.把混合氣體傾倒到另一個容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