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如圖所示(答裝置時用字母填空):
(1)實驗室可用發(fā)生裝置A制取氧氣,選取的理由是藥品是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其中發(fā)生的一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可用收集裝置C收集氧氣是因為氧氣不易溶于水.用C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集氣瓶沒有裝滿水或沒有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收集;檢驗氧氣的操作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選用的裝置為BD.
(3)實驗室可用發(fā)生裝置A和B制取氧氣,B相對于A的優(yōu)點之一是節(jié)能或便于添加藥品.
(4)收集裝置D中,導管口之所以要接近集氣瓶底部是為了快速排凈集氣瓶中的空氣.

分析 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氣的檢驗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C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集氣瓶沒有裝滿水或沒有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收集;B相對于A的優(yōu)點是:節(jié)能或便于添加藥品;收集裝置D中,導管口之所以要接近集氣瓶底部是為了快速排凈集氣瓶中的空氣.

解答 解:(1)實驗室可用發(fā)生裝置A制取氧氣,選取的理由是:藥品是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用C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集氣瓶沒有裝滿水或沒有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收集;氧氣的檢驗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故答案為:藥品是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氧氣不易溶于水;集氣瓶沒有裝滿水或沒有等到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收集;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復燃,證明是氧氣;
(2)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CaCO3+2HCl=CaCl2+H2O+CO2↑;BD;
(3)B相對于A的優(yōu)點是:節(jié)能或便于添加藥品;故答案為:節(jié)能或便于添加藥品;
(4)收集裝置D中,導管口之所以要接近集氣瓶底部是為了快速排凈集氣瓶中的空氣,故答案為:快速排凈集氣瓶中的空氣;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氣體的檢驗和注意事項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guān);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guān).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xiàn)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是A、B、C 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30℃時,A物質(zhì)的溶解度最大
B.升溫可使C物質(zhì)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C.30℃時,把50gA物質(zhì)放入50g水中能得到100g溶液
D.20℃時,B物質(zhì)飽和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為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據(jù)圖回答:
(1)20℃時,A、B、C三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順序是B>A>C.
(2)將t2℃時三種物質(zhì)等質(zhì)量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析出溶質(zhì)最多的是A.
(3)從A的飽和溶液中析出晶體的最好方法是降溫結(jié)晶.
(4)20℃時,將30g A物質(zhì)放入50g水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zhì)量是70 g.
(5)若將t2℃三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時,則三種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2)生活中的鋼鐵制品通常是鐵的合金,合金屬于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純凈物”).
(3)一般的導線由銅絲組成,說明銅有其良好的導電性性(填一條).
(4)早在西漢時期,人們主要采用“濕法冶金”.如將鐵浸入硫酸銅溶液中,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基本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實驗小組同學要測定某塊農(nóng)田土壤的酸堿性.
(1)將土壤樣品與蒸餾水按1:5的質(zhì)量比在燒杯中混合,充分攪拌后靜置,要將固體與液體分離須進行的操作是過濾.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與比色卡對照后得出pH<7,則該片土壤顯酸性,為調(diào)節(jié)土壤的酸堿性,可以向土壤中撒適量的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有關(guān)資源、能源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太陽能、風能、核能、氫能都屬于新能源
B.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N2
C.石油經(jīng)加熱煉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柴油等不同產(chǎn)品
D.金屬資源是有限的,要加強廢舊金屬的回收和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chǎn)、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圖1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圖2所示是兩個燒杯中各盛有20℃時上述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請你通過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質(zhì)是甲(填“甲”或“乙”).
(2)80℃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質(zhì)100g,該飽和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
(3)當溫度由20℃升高至60℃時(不考慮水分蒸發(fā)),B燒杯中固體質(zhì)量增加,則B燒杯溶液中的溶質(zhì)是乙(填“甲”或“乙”).
(4)由圖1分析,若分別將含50g水的甲、乙的飽和溶液從80℃降溫到40℃,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CD(填序號).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     B、所含溶劑質(zhì)量:甲<乙
C、溶液質(zhì)量:甲>乙      D、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甲>乙
(5)有同學做了圖3實驗,請仔細觀察圖3中實驗過程和溶液的變化并回答問題.
在A、B、C中Ca(OH)2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guān)系是A=C>B.
(6)向一定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溶液立即變渾濁,可能的原因是ABD.
A、原石灰水已經(jīng)飽和,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chǎn)物不能繼續(xù)溶解
B、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溶液溫度升高,溶質(zhì)的溶解度降低
C、空氣中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了難溶物質(zhì)
D、生石灰與水反應消耗了水,溶劑減少,有溶質(zhì)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納米級超細碳酸鈣是一種新型超細固體材料,是橡膠、塑料制品、造紙、涂料、油墨等工業(yè)重要填料.如圖是工業(yè)上用石灰石來制備納米級超細碳酸鈣的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煅燒爐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O+CO2↑.
(2)沉淀池中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化合反應,該反應屬于放熱(填“放熱”、“吸熱”)反應.
(3)上述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CO2、H2O.(有幾個就寫幾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大蒜成分之一化學式為C3H6S,具有殺菌作用.關(guān)于該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其摩爾質(zhì)量為74
B.其中硫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最大
C.該成分中碳、氫、硫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6:1
D.該物質(zhì)共由10個原子構(gòu)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