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0.寫出下列實驗操作會造成的后果或原因
(1)用膠頭滴管未經(jīng)清洗就去取另一種試劑試劑交叉污染;
(2)給固體加熱,試管口傾斜向上冷凝的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3)在進行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4)某學生取用紗窗上細鐵絲,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氣中做燃燒實驗,結(jié)果沒有出現(xiàn)火星四射現(xiàn)象;請找出引起實驗失敗的兩點點原因:①鐵絲生銹;②鐵絲太粗.

分析 根據(jù)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項、酒精燈的使用注意事項、加熱藥品的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 解:(1)使用膠頭滴管后,未經(jīng)清洗就吸取別的試劑,后果是試劑交叉污染;
(2)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管口朝上會使生成的水倒流到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3)在進行硫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集氣瓶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
(4)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鐵絲只能在純氧中燃燒,并且鐵絲不能生銹,鐵絲也不能太粗等等,否則會引起實驗失��;
故答案為:(1)試劑交叉污染;(2)冷凝的水倒流,使試管炸裂;(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4)鐵絲生銹;鐵絲太粗;

點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考查的重點、難點和熱點,特別是基本操作,了解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題的前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小明用量筒取液體,正確讀數(shù)為20毫升,倒出部分液體后,再仰視讀數(shù)為11毫升,則倒出的液體體積為(  )
A.9毫升B.小于9毫升C.大于9毫升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催化劑可以加快或減慢其他物質(zhì)化學反應速率
B.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zhì)量不發(fā)生改變
C.一種物質(zhì)生成兩種物質(zhì)的變化叫分解反應
D.過氧化氫中加入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反應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根據(jù)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長頸漏斗;
(2)常溫下,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通常加入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寫出反應的表達式:2H2O2MnO2_2H2O+O2↑,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編號).
(3)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時,可選用的裝置組合AE(填序號),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防止水蒸氣冷凝、回流炸裂試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氣泡均勻、連續(xù)冒出時,開始收集;實驗結(jié)束時,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后熄滅酒精燈,以防止水倒吸進入熱的試管中,造成試管破裂.如果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如何證明該瓶內(nèi)的氧氣已滿?(寫出步驟、現(xiàn)象、結(jié)論)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已經(jīng)收集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化學學習小組做實驗時記錄了下列實驗現(xiàn)象,其中正確的是(  )
A.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有黑色固體生成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色煙霧
C.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淡藍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現(xiàn)象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液化石油氣加壓后能貯存在鋼瓶中,說明被擠壓后分子體積變小
B.構(gòu)成液態(tài)或氣態(tài)的水分子是運動的,構(gòu)成冰的水分子不是運動的
C.水沸騰時,能掀起壺蓋,說明水分子大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D.濕衣服在陽光下干的快,說明分子運動速率快慢與溫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氧氣的性質(zhì)及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氧氣能供給呼吸B.氧氣具有可燃性
C.氧氣具有助燃性D.氧氣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查閱資料得知,宇宙飛船中可用超氧化鉀(KO2)作為氧氣再生劑.超氧化鉀是一種固體,它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4KO2+2CO2═2K2CO3+3O2為了驗證這個反應能夠產(chǎn)生氧氣,該小組同學以大理石和鹽酸反應生成的CO2來與KO2反應制取O2,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D裝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C處應從A、B兩種裝置中選擇A裝置作CO2發(fā)生裝置.
(2)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xiàn)中可盛放過量NaOH溶液.
(3)有同學提出,上述實驗能生成氧氣可能與CO2中混有的水蒸氣有關.若要檢驗干燥的CO2能否與超氧化鉀反應生成氧氣,你對上述實驗裝置的改進方法是在D與E裝置間加一干燥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各選項中,括號內(nèi)的物質(zhì)是除去雜質(zhì)所用的試劑(適量),其中錯誤的是( �。�
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B.銅粉中混有鐵粉(鹽酸)
C.O2中混有CO2(NaOH溶液)D.氯化亞鐵溶液中混有氯化銅(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