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對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氣.煤在燃料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若不加處理直接排放,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2)煤的氣化是一種重要的綜合利用技術,其過程如圖I所示.
合成氣中的物質A和B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物質C和D,其微觀過程如圖II所示

①氣化爐中主要發(fā)生了化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②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D(填字母序號).
③寫出物質C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CH4+2O2_CO2+2H2O.
④在反應A+B  C+D中,發(fā)生變化的B和C的質量比為3:8.
(3)實驗室用含雜質10%的石灰石100g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反應(假設雜質不與鹽酸反應),求: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請寫出計算過程)

分析 (1)根據常見的化石燃料的分類進行分析;根據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
(2)根據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求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解答;
(3)根據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根據提供的數據可以計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解答 解:(1)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三大化石燃料,煤在燃料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若不加處理直接排放,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2)①氣化爐中反應后生成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②A是一氧化碳,B是氫氣,C是甲烷,D是水,屬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和水;     
③甲烷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4+2O2_CO2+2H2O;   
④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O+3H2=CH4+H2O
    6   16
故B和C的質量比是6:16=3:8;
(3)解: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量=100g×(1-10%)=90g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90g                   X
100:44=90g:X          
 X=39.6g.
答:生成CO2的質量39.6克.
故答案為:(1)石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2)①化學;②AD;③CH4+2O2_CO2+2H2O;④3:8;(3)39.6克.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能源問題、氧化物的概念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燃放煙花爆竹B.牛奶變酸
C.光合作用D.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無污染”載運工具,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必然方向.
(1)氫氣是可以取代化石燃料的“綠色”能源,其中“綠色”是指無污染.
(2)氫氣可以通過煤的氣化得到,其主要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O_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化學學習小組提出以下說法:①碳的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yè);②道爾頓發(fā)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學的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guī)律可循;③過濾時,漏斗尖端要緊靠燒杯內壁,防止過濾后的液體仍然渾濁;④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明蠟燭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⑤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定是8;⑥催化劑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變化.以上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驗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釋沒有體現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選項ABCD




硫在氧氣中燃燒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排水法收集氫氣
解釋集氣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熱量量筒中的水:通過水體積的變化得出O2體積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融熔物,防止集氣瓶炸裂集氣瓶中的水: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后便于觀察H2何時收集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氫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種精美的圖案,原理是它跟玻璃發(fā)生了化學反應:SiO2+4HF=X↑+2H2O,關于物質X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的化學式是SiF4B.X是一種氧化物C.可能含有氧元素D.可能含有氫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下面是氣體制取裝置:

(1)D裝置中,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內逸出.
(2)利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選A,收集裝置選E或G,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選A.
(3)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制取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石灰水變渾,則氣體是二氧化碳.
(5)甲烷的實驗室制法:用無水醋酸鈉和堿石灰兩種固態(tài)藥品,經研磨均勻混合后裝入反應裝置中,加熱產生甲烷氣體,甲烷氣體是無色、無味、比空氣輕、極難溶于水的氣體.發(fā)生裝置可選用A,甲烷氣體的收集方法可采用裝置F或裝置G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變化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
A.光合作用B.自然界中的碳循環(huán)
C.葡萄釀酒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10℃時,向兩只試管中加入等質量的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分別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圖2是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10℃時,甲一定是飽和溶液
B.10℃時,乙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給兩支試管加熱至30℃,甲、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30℃時,將兩支試管溶液制成飽和溶液,則它們的質量: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