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是( 。
A.冰水混合物B.可燃冰C.干冰D.液氮

分析 根據(jù)干冰升華時要吸收大量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干冰即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易升華變成二氧化碳氣體從而帶走大量的熱,故可用于人工降雨.
故答案選C.

點評 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根據(jù)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的研究.
圖1是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利用該元素組成的單質可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
(1)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5,在化學反應中該原子易得電子;
(2)圖2所示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表達式(文字或化學式)為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3)實驗原理:由于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瓶內(nèi)壓強減小,燒杯中水倒吸到集氣瓶.
(4)為了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該注意裝置不漏氣,紅磷足量(寫兩點即可)
(5)某同學分組進行了實驗.
[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束后,整理數(shù)據(jù)如下:(注:集氣瓶水面上方空間容積為100mL)
組別123456
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mL)202119202218
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交流,大多數(shù)同學都驗證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實驗中操作,發(fā)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
A.將塊狀膽礬研磨成粉末狀B.電解水獲得氫氣和氧氣
C.鐵粉溶解于稀硫酸D.點燃酒精燈加熱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實驗室部分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中我們可以通過多種反應原理制取氧氣,選擇的裝置也有所不同,請?zhí)顚懀?br />
藥品選擇發(fā)生裝置收集裝置
H2O2溶液、MnO2①B③D或F
KMnO4②A
(2)選用F裝置收集氣體時,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①②③(填序號).
①反應前,將集氣瓶注滿水,用玻璃片蓋著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開始反應后,等到氣泡連續(xù)且均勻時,再將導管口移入集氣瓶
③收集氣體后,將集氣瓶蓋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3)實驗室制取氯氣時發(fā)生了如下反應:4HCl(濃)+MnO2$\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該反應中,二氧化錳是反應物.(選填“反應物”、“催化劑”、“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表示了碳和含碳化合物間的轉化,其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甲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并驗證產(chǎn)物.實驗時,在點燃B處酒精燈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裝置中的空氣,然后繼續(xù)實驗.

①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CuO$\frac{\underline{\;\;△\;\;}}{\;}$Cu+CO2
②實驗過程中,C中的現(xiàn)象是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處點燃的目的是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
③對該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d(選填編號).
a、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B處酒精燈
b、C中增加的質量與B中固體減少的質量相等
c、反應開始后通入2.8g一氧化碳可生成6.4g銅
d、反應結束后繼續(xù)通入一氧化碳可以防止銅被氧化
④甲同學認為A裝置用于證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應,乙同學認為省略A可達到同樣的目的,理由是為了排盡裝置內(nèi)的空氣,反應前已經(jīng)通入一段時間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為了更精準地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某同學根據(jù)鐵在空氣中生鎊的原理設計如圖實驗裝置.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測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測量項目實驗前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集氣瓶(扣除內(nèi)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80.054.5126.0
(1)鐵生銹過程發(fā)生復雜的化學反應,首先是鐵與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Fe(OH)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2)根據(jù)表4數(shù)據(jù)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是20.2%(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髙的原因是:
①避免了燃燒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時導致的空氣外逸;
②避免了紅磷燃燒導致導致的熱脹冷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盛放氫氧化鈉溶液的試劑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xiàn)了白色粉末.甲同學和乙同學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進行了如下猜想和驗證.
(a)可能是氫氧化鈉 (b)可能是碳酸鈉 (c)可能是氫氧化鈉與碳酸鈉的混合物
(1)甲同學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一種溶液后,排除了(a)的可能性.請你推測他所加的試劑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
(2)乙同學提議用酚酞溶液來鑒定,你認為可行嗎?如果可行說明原因,若不可行,請你設計一種方案來進行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明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后,知道鉀、鈣、鈉金屬活動性特別強,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他想鎂緊排在鈉后面,它是否也能與水反應呢?
【提出問題】
【實驗探究】在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冷水和鎂條,用酚酞指示劑.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如圖:

【反思與總結】
(1)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鎂不能與冷水反應,能與熱水發(fā)生反應.
(2)小明發(fā)現(xiàn)B試管放置空氣中一會兒溶液的紅色會褪色,這說明溶液的堿性減弱了.于是他大膽作出了一個猜想并設計了驗證方案:
猜想驗證方案
可能是氫氧化鎂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降低,溶解度變小,從而導致從溶液堿性的減弱.將腿色后的溶液加熱,如果溶液變紅色,說明小明的猜想正確.
小明通過實驗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
(3)一段時間后,小明觀察到鎂條在熱水中無現(xiàn)象,但當他想到買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反應時,便有了解釋.他的解釋是鎂條表面覆蓋了難溶于水的氫氧化鎂導致反應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