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深入探究,請你參與:
【探究活動一】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甲同學設計如表對比實驗:
氯酸鉀的質(zhì)量催化劑的種類MnO2的質(zhì)量反應條件收集45.0mL O2所需的時間(S)
3.0gMnO21.0g混合加熱21
xgCuO1.0g混合加熱48
(1)表Ⅱ中x的值應為3.0;通過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在相同的條件下,KClO3在MnO2作催化劑比CuO作催化劑的分解速率快(選填“快”或“慢”)
【探究活動二】為探究雙氧水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乙同學設計以下實驗:
[進行實驗]
室溫下,選用50.0g不同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雙氧水(1%、2%和4%)分別與0.1g二氧化錳進行實驗(如圖1,固定夾持儀器略去).
(2)MnO2在H2O2分解前后其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沒有發(fā)生改變,寫出H2O2分解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按右圖裝置進行實驗,在裝藥品前應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具體做法是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加熱錐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熱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

[數(shù)據(jù)處理]
(4)乙同學進行實驗后,獲得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所示:
雙氧水的質(zhì)量雙氧水的濃度MnO2的質(zhì)量溫度相同時間(10S)內(nèi)產(chǎn)生O2體積(mL)
50.0g1%0.1g20℃9
50.0g2%0.1g20℃16
50.0g4%0.1g20℃31
①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也可以選用如圖2的哪套裝置來代替C(填編號).
②分析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不同濃度的雙氧水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影響的結論是: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濃度越大,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越快.
[拓展延伸]
(5)丙同學認為用圖3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天平讀數(shù)差值大小也能探究雙氧水濃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
(6)如表是實驗時記錄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體積和對應的時間的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每間隔4S讀數(shù)一次):
時間/S481216202428323640
氣體體積/mL16.022.229.439.350.457.662.064.766.066.0
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得出,反應時間為36S時雙氧水與二氧化錳恰好完全反應;
反應過程中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先快后慢的主要原因是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下分解反應是放熱反應,使得開始時溶液溫度升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加快.然后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雙氧水的濃度逐漸變小,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變慢.
(7)通過以上探究,你認為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還有溫度(填一條即可),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你的猜想分別取兩份質(zhì)量相等的二氧化錳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體積和濃度相同,但溫度不同的雙氧水,比較其分解速率.

分析 (1)根據(jù)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以及實驗數(shù)據(jù)來分析;
(2)根據(jù)催化劑的概念以及化學方程式的寫法來分析;
(3)根據(jù)裝置的特點來分析其檢查氣密性的方法;
(4)測量氧氣的體積采用的是排水法,將排出的水的用量筒收集起來,排出的水的體積就是氧氣的體積;氣體短管進長管出才能排出試劑瓶中的水,據(jù)此進行分析解答;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來分析;
(5)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過氧化氫會分解生成氧氣;
(6)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以及反應物的濃度變化來分析;
(7)溫度對反應的速率也有影響.

解答 解:(1)控制氯酸鉀的質(zhì)量相等才能比較出二氧化錳和氧化銅的催化效果,所以也應該取3.0g氯酸鉀;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收集相同體積的氧氣,加入二氧化錳的需要的時間較短;故填:3.0;快;
(2)在該反應中,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其質(zhì)量與化學性質(zhì)在反應前后均不改變,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故填:化學性質(zhì);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氣密性的檢驗是根據(jù)壓強原理,可以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加熱錐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熱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證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注射器可用來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故填:注射器活塞回到原來位置;測量生成氣體的體積;
(4)①測量氧氣的體積采用的是排水法,將排出的水的用量筒收集起來,排出的水的體積就是氧氣的體積;氣體短管進長管出才能排出試劑瓶中的水,要將瓶內(nèi)的水排出來,A和B都不可以,應該選擇C裝置作為實驗裝置.故填:C;
②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濃度越大,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越快;故填:在相同條件下,雙氧水濃度越大,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越快;
(5)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過氧化氫分解為水和氧氣,氣體逸出,裝置質(zhì)量減少,相同的時間內(nèi),質(zhì)量減少的越多,反應速率越快;故填:相同時間天平讀數(shù)差值大。ㄆ渌侠硪部桑;
(6)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在第36S時,氣體的體積不再增加,說明反應已經(jīng)結束;該反應是個放熱反應,反應開始的過程中,反應物的濃度較大,且隨著溫度的升高,
反應速率較快,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的濃度減少,溫度也在降低,反應的速率減慢了;故填:36;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下分解反應是放熱反應,使得開始時溶液溫度升高,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加快.然后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雙氧水的濃度逐漸變小,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變慢.
(7)溫度對化學反應的速率可能也有影響,所以可設計如下實驗:分別取兩份質(zhì)量相等的二氧化錳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體積和濃度相同,但溫度不同的雙氧水,比較其分解速率;故填:溫度;分別取兩份質(zhì)量相等的二氧化錳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體積和濃度相同,但溫度不同的雙氧水,比較其分解速率.

點評 本題考查的是影響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因素,難度不大,完成此類題時,分析問題要注意控制變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語言,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變化.
(1)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rac{\underline{\;點燃\;}}{\;}$Fe3O4
(2)實驗室制取氧氣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合理即可).
(3)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Mg+2HCl═MgCl2+H2↑.
(4)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
(5)天然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6)酒精(化學式C2H6O)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下列說法和做法正確的是( 。
A.碳的各種單質(zhì)都是黑色的
B.小剛在家放一塊煤在冰箱中除異味
C.小紅在家用澄清石灰水保藏新鮮雞蛋
D.李大伯在溫室中噴灑CO2作肥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下列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D,屬于化合反應的是B
A.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
B.銅+水+氧氣+二氧化碳→堿式碳酸銅
C.酒精+氧氣→二氧化碳+水
D.高錳酸鉀→錳酸鉀十二氧化錳+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2.如圖所示三名由不同金屬材料制成的士兵,要游過以下兩片不同的海域,完成獲得銀礦的任務.

(1)最先犧牲的士兵是Mg+H2SO4=MgSO4+H2↑(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反應所屬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2)最終只有一名士兵完成任務,它是銅兵.
(3)在士兵通過硝酸銀溶液海域后,硝酸銀溶液海域的質(zhì)量變輕(填“不變”“變重”或“變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所示裝置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該實驗認識不正確的是C
A.紅磷的量不足會影響實驗結論.
B.裝置不漏氣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將紅磷改為木炭(其他條件不變)也能得到正確的實驗結論.
D.集氣瓶內(nèi)氣體壓強的減少會導致水面的上升.
實驗前集氣瓶底部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吸收五氧化二磷,避免造成空氣污染
【實驗現(xiàn)象】
(1)紅磷燃燒放出黃光、放出熱量,冒出大量的白煙;(2)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達到刻度1處.
【實驗結論】
(1)空氣是混合物;
(2)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1}{5}$;
(3)N2約占空氣體積的$\frac{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根據(jù)物質(zhì)組成種類的多少可以把物質(zhì)分為純凈物和混合物;而根據(jù)純凈物中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單質(zhì)和化合物.現(xiàn)有以下物質(zhì):
(1)氫氣(H2);(2)牛奶;(3)澄清的石灰水;(4)氧化鋁(Al2O3);(5)水(H2O);
(6)四氧化三鐵(Fe3O4);(7)白磷(P);(8)高錳酸鉀(KMnO4);(9)二氧化硫(SO2);
(10)氯化鈉(NaCl);(11)過氧化氫(H2O2).
其中:屬于混合物的有(2)(3)(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合物的有(4)(5)(6)(8)(9)(10)(11),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zhì)的是(1)(7),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可以將(4)(5)(6)(9)(11)稱做氧化物,它們在組成上的共同特點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做酸和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有時需借助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fā)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滴入稀鹽酸.此過程中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
A.由紅色變?yōu)樗{色B.由藍色變?yōu)榧t色C.由紅色變?yōu)闊o色D.由無色變成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在純氧中燃燒一定量的鐵粉,鐵粉完全燃燒后生成物固體質(zhì)量增加,經(jīng)測定固體增加的質(zhì)量與2.4g鎂完全燃燒后增加的質(zhì)量相同,則鐵粉的質(zhì)量是(  )
A.5.8gB.8.4gC.4.2gD.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