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有A、B、C、D四種元素,已知A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B元素組成的一種單質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質,C2-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與氖原子結構相同,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第一層電子數(shù)的3倍.請回答:
(1)A元素的符號Al;(2)B元素組成這種單質的名稱金剛石;
(3)C元素的名稱氧元素;(4)A、C、D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Al2(SO43

分析 根據(jù)元素在地殼中含量及原子結構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因此A是鋁元素;天然物質中最硬的物質為金剛石,因此B是碳元素;元素C形成的離子C2-與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C得到兩個電子后有10個電子,C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故C為氧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第一層電子數(shù)的3倍,因此最外層是6個電子,則D元素的電子總數(shù)是16,因此是硫元素.

解答 解:(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為鋁元素,因此A是鋁元素;故填:Al;
(2)天然物質中最硬的物質為金剛石,故填:金剛石;
(3)元素C形成的離子C2-與氖原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C得到兩個電子后有10個電子,C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故C為氧元素;故填:氧元素;
(4)D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第一層電子數(shù)的3倍,因此最外層是6個電子,則D元素的電子總數(shù)是16,因此是硫元素,A是鋁,C是氧,D是硫,因此形成的化合物為硫酸鋁;故填:Al2(SO43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了解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掌握元素的簡單分類和物質的元素組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二: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反應(鋁熱反應)
實驗裝置如圖:
圖中紙漏斗由兩張濾紙折疊成漏斗狀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層,點燃鎂條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紙漏斗的下部被燒穿,有熔融物落入細沙中.
實驗后老師作了如下提示:實驗中鎂條和氯酸鉀的作用是提供反應所需的高溫條件,鋁粉和氧化鐵粉末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叫鋁熱反應,屬于置換反應,該反應常用于焊接鋼軌.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Al2O3.該反應中單質鋁與一氧化碳有相似的還原(填“氧化”或“還原”)性.
實驗后同學們對金屬與金屬氧化物間的反應產(chǎn)生興趣,激發(fā)了探究熱情.
【提出問題】任何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都能反應嗎?
同學們在請教老師后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了探究.
【實驗方案】
實驗組別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實驗1取Zn、CuO粉末的均勻混合物于密閉容器中,高溫加熱.
向冷卻后的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水溶液呈無色.
Zn和CuO能發(fā)生置換反應.
實驗2取Mg、CuO粉末的均勻混合物于密閉容器中,高溫加熱.
向冷卻后的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發(fā)生爆炸,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固體部分溶解,有氣泡產(chǎn)生,水溶液呈無色.

Mg和CuO能反應
實驗3取Cu、Fe2O3粉末的均勻混合物于密閉容器中,高溫加熱.粉末無變化Cu、Fe2O3不能反應.
【實驗總結】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有些能反應,有些不能反應.
【反思拓展】金屬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的規(guī)律和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酶是一類在常溫下就可以發(fā)揮作用的生物催化劑,它的催化效能比一般化學催化劑高出幾千、幾萬倍甚至幾十萬倍.土豆中含有的過氧化氫酶對過氧化氫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楚楚同學設計實驗證明新鮮的土豆片也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并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進行比較.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圖Ⅰ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裝置,圖Ⅱ用于測量產(chǎn)生O2的體積.實驗時均以生成25mL氣體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不計,相關數(shù)據(jù)見下表:
回答下列問題:
序號3%過氧化氫溶液體積其他物質質量待測數(shù)據(jù)
20mL無其他物質a
20mL鮮土豆片0.5gb
20mL二氧化錳0.5gc
(1)檢查圖Ⅱ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彈簧夾,向量氣管中加水,若右側液面高于左側,且液面差不變,則氣密性良好;
圖Ⅱ裝置中油層的作用是形成油封,氣體將Ⅱ中液體壓入量氣管,從而測得產(chǎn)生氧氣的體積(或者防止氧氣溶于水,使結果不準確).
(2)上述實驗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指反應時間;欲探究鮮土豆片與二氧化錳的催化效果,應比較b和c (選填“a”、“b”或“c”)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是課堂中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

(1)寫出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②試管.
(2)實驗過程中,先要進行的是Ⅱ.(填Ⅰ或Ⅱ)
Ⅰ.加熱Ⅱ.通一氧化碳
(3)玻璃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②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沒有尾氣處理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在蠟燭火焰上方罩一個碗碟,可得到炭黑
B.在煤爐上放一壺水,可防止煤氣中毒
C.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立刻用手將人拖離電源
D.焊接金屬時,用稀有氣體作保護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發(fā)生緩慢氧化的實例很多,下列過程中不涉及緩慢氧化的是( 。
A.人在長跑時急促呼吸B.鐵絲生銹
C.用秸稈、雜草發(fā)酵制沼氣D.酒精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能源.當今社會人類利用的能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
(1)用來驅動汽車、飛機和輪船的燃料主要是從石油中根據(jù)不同沸點范圍分餾出來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餾的過程屬物理變化(填“物理”或“化學”).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氫元素,完全燃燒的產(chǎn)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西氣東輸”工程實施以后,我們對天然氣有了更多的了解.天然氣要經(jīng)過多次“減壓”后才能輸送到居民家中,“減壓”后天然氣的體積會變大,原因是壓強減小,分子間隔增大.
(3)為防止因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在甲、乙兩圖中,安裝位置正確的是甲圖.
(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為減緩溫室效應可采取的措施有使用清潔能源,多植樹造林(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B.當乙的飽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析出丙
C.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都會轉化為不飽和溶液
D.在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實驗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
呼出氣體中CO2含量比吸入空氣中CO2含量高
B.
蠟燭中含氫元素
C.
紅熱的鐵絲在氧氣中能燃燒
D.
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