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2.如圖為制取某氣體的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圖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_2H2O+O2↑,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2)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判斷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口,如果復燃,則集滿.

分析 觀察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分析反應物、生成物,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根據(jù)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根據(jù)氧氣的性質分析回答驗滿的方法.

解答 解:(1)由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過氧化氫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_2H2O+O2↑,該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了兩種物質,其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2)由于氧氣能支持燃燒.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判斷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口,如果復燃,則集滿.
故答為:(1)2H2O2 MnO2_2H2O+O2↑,分解反應.
(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口,如果復燃,則集滿.

點評 本題通過微觀粒子的反應模型圖,考查了微觀上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lián)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關于酸、堿、鹽及氧化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H為3的鹽酸溶液加水稀釋,可以配成pH為2的鹽酸溶液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物質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C.固體氫氧化鈉需密封保存是為了避免它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發(fā)生化學反應而潮解
D.酸、堿、鹽在水溶液里都可以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如氫氧化鐵可以使紫色石蕊變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現(xiàn)有以下三種不當操作:1試管未均勻預熱就集中加熱、2加熱時試管外壁有水、3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產(chǎn)生的后果都是試管破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銅綠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則銅綠中含有( �。�
A.氫元素和銅元素B.氧元素、銅元素
C.氫元素、銅元素、碳元素、氧元素D.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化學方程式能正確表示所述內(nèi)容的是 (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4Fe+3O2_2Fe2O3
B.實驗室制備CO2:Na2CO3+H2SO4═Na2SO4+H20+CO2
C.鹽酸除鐵銹:Fe2O3+6HCl═2FeCl3+3H2O
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為了測定某碳酸鈉樣品中雜質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無其他雜質),李明同學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編  號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固體樣品的質量/g755
加入氯化鈣溶液的質量/g100100150
反應后生成沉淀的質量/g444
完成下列計算:
(1)第2次實驗恰好完成反應.
(2)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3)第3次實驗充分反應后溶液中氯化鈉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若用“●”表示氫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則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植物不但進行光合作用,也同時進行呼吸作用.為了比較二者的不同,有人設計了如實驗.在一晴朗的早晨,選取大小相似的同種植物兩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無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陽光下;另一盆則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陰暗處(如圖所示)
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著的木條試驗,發(fā)現(xiàn)A中木條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變渾濁.
(1)A中木條燃燒更旺,說明A中氧氣更多.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變渾濁,說明B中二氧化碳更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在化學晚會上觀看了“瓶吞雞蛋”的魔術(如圖1),看到雞蛋被吞進瓶內(nèi).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小明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進行了如圖2的實驗,結果雞蛋吐了出來.他加入的試劑是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