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012?懷柔區(qū)二模)以下是實驗室常用部分儀器:

(1)指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④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
(2)小李同學選擇儀器制取并收集氧氣,已知他使用了儀器①③⑤⑥,那么他還需要使用上圖儀器中的
⑧⑨
⑧⑨
(填序號);該發(fā)生裝置檢查氣密性的方法是:把導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用手緊貼試管外壁,若導管口有
氣泡冒出,松開手后水進入導管形成液柱
氣泡冒出,松開手后水進入導管形成液柱
,則說明該裝置不漏氣.
(3)小張同學正在收集一瓶CO2,不知是否收集滿了,其驗滿方法是
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到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CO2已收滿
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到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CO2已收滿

(4)某興趣小組選用上述儀器,用鋅粒和稀硫酸制氫氣,鋅粒反應完后,發(fā)現(xiàn)還有較多的灰黑色固體物質,從反應后的混合物中分離得到該灰黑色固體的操作方法是
過濾
過濾

【提出問題】灰黑色固體物質的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①可能含有單質碳;②可能含有單質銅;③可能還有其它物質
【設計實驗】請設計實驗用化學方法證明該灰黑色固體物質中是否含有單質碳和單質銅.完成下表(不一定要填滿):
步驟 實 驗 方 法 現(xiàn) 象 和 結 論
1
將灰黑色固體充分灼燒,再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將灰黑色固體充分灼燒,再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碳,否則不含單質碳
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碳,否則不含單質碳
2
向灼燒后的固體中加稀硫酸
向灼燒后的固體中加稀硫酸
溶液變藍色,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銅,否則不含單質銅
溶液變藍色,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銅,否則不含單質銅
3
可不填
可不填
可不填
可不填
【反思討論】上述各步反應完全后,興趣小組的同學還收集到了少量剩余黑色固體物質,為了進一步探究剩余固體物質的成分,興趣小組的同學討論后,認為用初中化學知識無法解決,你對下一步的探究學習活動的合理建議是:首先
詢問老師或查閱資料或上網查詢等
詢問老師或查閱資料或上網查詢等
分析:(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名稱.
(2)依據所選儀器①③⑤⑥,可知是加熱固體制取氧氣,然后據此選擇其它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應該注意有兩個現(xiàn)象:冒氣泡和導管內形成液柱,不能只答一個.
(3)CO2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熄滅,所以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在集氣瓶口檢驗是否集滿.
(4)根據對分離和提純的基本方法的認識來解答,注意由題意可知灰黑色固體物質不溶于水;根據碳和銅以及它們的化合物的化學性質解題;如果遇到不會或者超出所學范圍的內容,應該采取詢問老師或查閱資料或上網查詢等方法.
解答:解:(1)圖中④為長頸漏斗.
故答案為:長頸漏斗.
(2)依據所選儀器①③⑤⑥,可知是加熱固體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應選的儀器有①⑤⑥,根據發(fā)生裝置中試管的開口方向,收集裝置中的導氣管只能用⑧,從而確定是用排水集氣法收集,還要用到③和⑨;用手緊握試管外壁,試管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壓強增大,氣體會向裝置外排出,若裝置不漏氣,會看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后水進入導管形成液柱.
故答案為:⑧⑨;氣泡冒出,松開手后水進入導管形成液柱.
(3)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驗滿時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部.
故答案為: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到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CO2已收滿
(4)分離固體和液體和混合物一般用過濾的方法.
故答案為:過濾.
【設計實驗】若灰黑色固體中有碳,在空氣中灼燒產物中應有二氧化碳,通過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來確定灰黑色固體中有碳;若灰黑色固體中有銅,在空氣中灼燒會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會生成硫酸銅,溶液變藍色.
故答案為:【設計實驗】步驟1.將灰黑色固體充分灼燒,再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碳,否則不含單質碳.
步驟2.向灼燒后的固體中加稀硫酸;溶液變藍色,證明灰黑色固體中含單質銅,否則不含單質銅.
【反思】詢問老師或查閱資料或上網查詢等.
點評:本題考查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儀器、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方法、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設計,考查內容多,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是綜合性較強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懷柔區(qū)二模)在高效復習課堂中,同學們利用“硫酸、硝酸鋇、氫氧化鈉、碳酸鉀”四種物質的溶液對“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進行再探究.
【知識回放】
通過判斷上述四種溶液兩兩之間能否發(fā)生反應,我能寫出其中符合下列條件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1)一個中和反應
H2SO4+2NaOH=Na2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
(2)一個有沉淀生成的反應
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H2SO4+Ba(NO32=BaSO4↓+2HNO3或K2CO3+Ba(NO32=BaCO3↓+2KNO3

【挖掘實質】
(1)圖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離出離子的示意圖,小麗發(fā)現(xiàn)HCl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Cl-,NaOH在水中會解離出Na+和OH-,以此類推硝酸鋇在水中會解離出的離子是
Ba2+和NO3-
Ba2+和NO3-
(填離子符號).
(2)圖2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該化學反應的實質可以表示為H++OH-=H2O,我也能用同樣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種溶液兩兩之間發(fā)生反應時有氣體生成的反應的實質
2H++CO32-=H2O+CO2
2H++CO32-=H2O+CO2

【實踐運用】
(1)通過上述探究發(fā)現(xiàn),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還發(fā)現(xiàn)在溶液中
Ba2+
Ba2+
SO42-
SO42-
(填離子符號,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2)利用上述四種物質的溶液完成實驗后,將所得物質混合并過濾,得到一種無色溶液.經測定,該溶液顯酸性.則在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離子是
H+、Na+、K+和NO3-
H+、Na+、K+和NO3-
.為了驗證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是否存在,我設計如下實驗進行驗證.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離子 設計實驗驗證(實驗步驟、現(xiàn)象及對應的結論)
可能含SO42-
可能含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鋇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SO42-;若沒有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說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SO42-
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鋇溶液.若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說明含有SO42-;若沒有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說明上述溶液中不含有SO42-
【知識升華】
對“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的再探究,我發(fā)現(xiàn)在分析多種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離子的成分時,應考慮的因素是
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離子是否參加化學反應,參加化學反應的離子是否有剩余.
溶液中的離子能否大量共存或者離子是否參加化學反應,參加化學反應的離子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懷柔區(qū)二模)對物質進行分類,是研究物質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種化合物中,其中與另外三種不屬于同一類別物質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懷柔區(qū)二模)下列表示兩個氫分子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懷柔區(qū)二模)國家衛(wèi)生部緊急叫停含禁用藥物“西布曲明”的減肥藥物--“追夢牌減肥膠囊”.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學式為C17H26ClN,下列有關“西布曲明”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懷柔區(qū)二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除氧和隔氧
除氧和隔氧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
防止稀鹽酸過量
防止稀鹽酸過量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
使反應充分
使反應充分

③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你認為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④發(fā)現(xiàn)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xiàn)了白色粉末.他們依據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認為:②可能是
Na2CO3
Na2CO3
; ③可能是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4)為了進一步研究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取了13.3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適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鹽酸,使其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2)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的質量;
(3)在圖2中畫出以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質量,橫坐標表示鹽酸的質量的關系圖.(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