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用食鹽制得純堿

C.將液態(tài)空氣分離制得氧氣        D.將石油分離制得汽油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xiàn)有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某物質X,溶液的pH隨滴入X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X 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純堿溶液              D.稀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2CO3中往往會含有少量的NaCl,現(xiàn)在一燒杯中盛有20.4g的固體混合物,向其中逐漸滴加溶質質分數(shù)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總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曲線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題意回答問題:

①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的pH    7(填>、=、<)。 (1分)

②當?shù)渭酉←}酸至圖中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常溫),通過計算求出其中溶質

的質量分數(shù)。(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把a1℃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a2℃時仍是飽和溶液

B.a(chǎn)2℃時,三種物質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為:  

甲=丙>乙

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a(chǎn)3℃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

(1)填寫有關含碳物質的對應特性。

物質用途

金剛石切割玻璃

石墨作電極

對應特征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過多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寫出一條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和NH3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氣中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表2數(shù)據(jù)分析,與煤相比,用天然氣作燃料的優(yōu)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

1g物質完全燃燒

產(chǎn)生CO2的質量/g

放出的熱量/kJ

甲烷

2.75

56

3.67

32

(6)2.3g某物質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其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室溫時,將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用滴加方式反應時,溶液的pH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如右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像表示的是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鹽酸中

B.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等于7

C.當?shù)稳肴芤旱捏w積為5mL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D.滴入溶液體積為15mL時,再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物質世界充滿了變化。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 煤氣中毒       C. 冰山融化      D. 酸雨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種氧化銅樣品中混有少量木炭粉,為測定該樣品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shù),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實驗(N2不參加反應,不考慮外界空氣對實驗的影響)。

①該實驗需要測定的量:反應前后裝置Ⅱ的質量和          的質量

② 充分反應后,裝置Ⅱ的質量增加了0.44 g,求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請根據(jù)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 

③ 為達到實驗目的,對反應前取用10%的氫氧化鈉溶液要求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波爾多液是一種農(nóng)業(yè)上常用的殺蟲劑,它由硫酸銅、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銅所含陰離子的符號是    。生石灰加水過程中會    (填“放”或“吸”)熱

(2)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若要制取11.2t 氧化鈣,根據(jù)化學方程式計算需要碳酸鈣的質量是多少?

(3)波爾多液不能用鐵質容器來配制的原因是.     

[來源:學科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