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3632  143640  143646  143650  143656  143658  143662  143668  143670  143676  143682  143686  143688  143692  143698  143700  143706  143710  143712  143716  143718  143722  143724  143726  143727  143728  143730  143731  143732  143734  143736  143740  143742  143746  143748  143752  143758  143760  143766  143770  143772  143776  143782  143788  143790  143796  143800  143802  143808  143812  143818  143826  211419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將鋅粉和鐵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將所得濾渣放入稀鹽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濾液中最多含有兩種溶質

B. 濾液中一定含有Zn (NO3)2,可能含有Fe (NO3)2

C. 若反應后所得濾液呈無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沒有Zn

D. 濾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如圖為甲、乙兩種物質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對于該反應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B. 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都不變

C. 甲和丙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22︰15 D. 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分子數(shù)比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沉淀Ⅰ是氫氧化銅沉淀

B. 無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 原固體粉末肯定有NaCl

D. 原固體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氧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1)如圖是氧原子結構示意圖,據(jù)此能獲得的信息有_______(填標號);

a.氧原子核內(nèi)有8個質子和8個中子,核外有8個電子

b.氧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分2個區(qū)域繞核作高速運動

c.氧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表現(xiàn)為+2價

(2)氧氣經(jīng)降溫和加壓能變?yōu)榈{色的液態(tài)氧且體積變小,發(fā)生這樣變化的微觀本質是____________,氧氣和液氧仍屬于同種物質,可見分子_______(填“能”或“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

(3)自然界中氧循環(huán)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提供可靠的資源保障。在氧循環(huán)的過程中,人和動物呼吸作用是氧氣的消耗途經(jīng)之一,主要是氧化所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為機體生長發(fā)育和新陳代謝提供物質基礎和能量,其反應的有關化學方程式為:C6H12O6+6O2=6CO2+6H2O,從化學反應的角度分析,正常的人呼吸含氧氣量更高的空氣反而會有損健康,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宏觀和微觀相聯(lián)系是化學認識物質和學習的獨特思維方式。

(1)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醫(yī)療上常用的生理鹽水,是氯化鈉溶于水形成的,則在生理鹽水中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用符號表示);

(2)兩個微粒的質量比等于其相對質量比。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一個水分子的相對質量為18,則一個水分子的質量為(寫出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

(3)宏觀物質的質量與微觀粒子數(shù)存在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人們發(fā)現(xiàn)6.02×1023個C-12原子的質量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克。即6.02×1023個C-12原子的質量為12g;瘜W上將6.02×1023稱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而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個微粒的物質規(guī)定為1摩爾。則1摩爾水的質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下列是小麗同學從不同角度整理的有關空氣的筆記,請你幫她補充完整。

(1)從組成成分認識空氣: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把液態(tài)汞放在密閉容器中連續(xù)加熱12天,發(fā)現(xiàn)銀白色的汞表面產(chǎn)生了一層紅色的粉末狀物質氧化汞,而密閉容器中的空氣體積卻減少了1/5。他對剩余的4/5的“空氣”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它既不能供給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燒。他又將紅色粉末氧化汞收集起來再加熱后又得到汞和氣體,其氣體體積恰好和原來密閉容器中減少的氣體一樣多。將這些氣體再與容器中剩余的4/5氣體混合,發(fā)現(xiàn)和空氣一樣。該實驗第一次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拉瓦錫還因此首先揭示了燃燒的本質,否定了“燃素說”。后來的英國物理學家雷利從空氣中分離出一定體積的氮氣(質量為m1)并與用含氮的化合物分解產(chǎn)生的相同條件下同體積的氮氣(質量為m2)進行比較,重復多次,結果均為m1>m2,能對該現(xiàn)象作出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微粒觀點認識空氣:如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①則“”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__(填名稱);

②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shù)目比。若空氣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計,圖中能表示空氣的微觀模型是______(填標號)。

(3)用變化的觀點認識空氣:把液態(tài)空氣盛在一只燒杯中,將燃著的木條放在燒杯口,木條熄滅,而當液態(tài)空氣蒸發(fā)余下約1/10后,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燒杯中,卻觀察到木條復燃,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資源觀點認識空氣:空氣作為重要的資源可以生產(chǎn)氮肥,其流程如圖所示:

①Ⅰ中參加反應的單質甲為______;

②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③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反應Ⅲ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從環(huán)保視角認識空氣:現(xiàn)在霧霾的產(chǎn)生與人類的生產(chǎn)活動有直接的關聯(lián),下列可能導致霧霾產(chǎn)生的有______(填字母序號)。

A.工廠加高煙囪排放廢氣

B.機動車使用高標號汽油

C.步行、騎自行車等出行工作或學習

D.發(fā)展高爐煉鐵和水泥廠建設,促進我國城鎮(zhèn)化建設

E.城市建設或道路建設中用紗網(wǎng)覆蓋裸露的沙土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2015年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瘧新藥,成為我國本土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小明同學認為其研究過程運用和體現(xiàn)了化學研究物質的內(nèi)容和方法。于是,進行了以下總結,請你幫助他一起完成:

一、存在與制備

提取過程:屠呦呦研究團隊先用水煎法(將青蒿放入水中,加熱煮沸、濃縮),發(fā)現(xiàn)得到的提取物對瘧原蟲無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點78℃)為溶劑進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含有效成分30%~40%,后來又采用乙醚(沸點35℃)為溶劑進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含有效成分達到95%以上,課題組將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存在于青蒿這種植物體內(nèi)。

從植物青蒿中獲取青蒿素晶體需經(jīng)過溶解、__________、蒸發(fā)、結晶等步驟。該過程屬于________變化(填“物理”或“化學”)。

二、組成與分類

確定中草藥成分的化學組成是藥物研制的重要內(nèi)容,在成功分離出青蒿素晶體后,課題組立即分析其化學組成。

①定性分析

取適量青蒿素,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測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斷青蒿素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用符號表示,下同)。

②定量分析

實驗測得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63.83%,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是7.8%,根據(jù)以上信息,可推知青蒿素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

三、性質與結構

最初用水煎法未能得到青蒿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jù)青蒿素的提取過程還可推測青蒿素另一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蒿素對瘧原蟲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為它有較強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怎樣的結構才使它有較強的氧化性呢?

查閱資料得到我們熟悉的過氧化氫結構式和青蒿素的結構式如下,我們知道過氧化氫溶液有較強的氧化性,醫(yī)療上常用它殺菌消毒。對比可知,青蒿素分子中起殺菌作用的應是其結構中的_________________部分。

四、轉化與應用

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屠呦呦研究團隊又以香茅醛為原料經(jīng)13步化學反應合成了青蒿素,化學合成青蒿素的優(yōu)點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該團隊還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青蒿素經(jīng)與硼氫化鈉反應可轉化成其衍生物雙氫青蒿素。

其抗瘧活性和穩(wěn)定性比青蒿素更優(yōu)越的原因___________。由此也證明了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1所示,部分反應條件、反應物及生成物已略去。如圖2所示的是A、B、D、E的相關信息(重疊部分表示兩種物質的共同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②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質E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探究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圖1所示裝置制取CO2并探究CO2與過氧化鈉(Na2O2)的反應。

查閱資料得知:過氧化鈉(Na2O2)是一種淡黃色固體,能與CO2、H2O發(fā)生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裝置A制取CO2的優(yōu)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裝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裝置E中收集的氧氣還可以用下列圖2裝置中的____進行收集(填字母序號);

(5)為探究反應后裝置C中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的成分,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圖3實驗:

根據(jù)判斷,反應后裝置C硬質玻璃管中固體為_______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7屆山東省泰安市九年級4月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使用的鎂條表面呈黑色。某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鎂條變黑的條件。

【查閱資料】(1)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可能是堿式碳酸鎂、帶結晶水的碳酸鎂以及氫氧化鎂等。

(2)常溫下,亞硫酸鈉(Na2SO3)可與O2發(fā)生化合反應。

【猜想與假設】常溫下,鎂條變黑可能與O2、CO2和水蒸氣有關。

【進行實驗】取右圖裝置5個進行如下實驗,并持續(xù)觀察20天。

編號

主要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1

先充滿用NaOH濃溶液洗滌過的空氣

再加入2 mL濃硫酸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2

加入2 mL 10%NaOH濃溶液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3

先加入2 mL濃硫酸

再通入約4 mL CO2

鎂條始終無明顯變化

4

先加入4 mL飽和Na2SO3溶液

再充滿CO2

鎂條第5天有極少量變黑

后來變黑面積沒有增大

5

先加入2 mL蒸餾水

再通入約4 mL CO2

鎂條第3天開始變黑

至第20天全部變黑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4中,Na2SO3的作用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兩個實驗__________(填編號)可得出鎂條表面變黑一定與CO2有關;

(4)由上述實驗可推知,鎂條變黑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5)欲進一步證明鎂條表面的黑色物質中含有碳酸鹽,所需要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