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A. 堿的溶液呈堿性,呈堿性的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
B. 置換反應一定有單質(zhì)生成,有單質(zhì)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
C. 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單質(zhì)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化學知識。
(1)蛋糕是一種美味又營養(yǎng)的食品,其制作原料主要有:雞蛋、面粉、白砂糖、牛奶、橄欖油等,其中富含糖類的有白砂糖和_________。
(2)廚房中的鐵鍋清洗后一般要擦干放置,可以減少_______對鐵銹蝕的影響。
(3)河水凈化的主要步驟如下圖所示:
步驟Ⅱ吸附加入的X試劑可以是__________;用___________可以判斷凈化的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4)家庭常用的幾種清潔劑及主要成分如下:
常用的清潔劑 | 除垢凈 | 去污粉 | 管道通 |
主要成分 | 鹽酸 | 碳酸鈉 | 氫氧化鈉、鋁粉 |
除垢凈既能除水垢也能去鐵銹,請寫出除垢凈去鐵銹的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污粉與除垢凈不能混合使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③管道通使用時不能接觸皮膚,原因是___________。使用時Al與NaOH溶液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可加快NaOH與淤積物的作用。在反應產(chǎn)物NaAlO2中,鋁元素的化合價為___價。
(5)下圖是燃氣熱水器示意圖。根據(jù)此圖回答:
①某熱水器以天熱氣為燃氣。寫出其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空氣進氣孔”被部分堵塞時,燃燒將產(chǎn)生有毒氣體M。M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圖1中X=_______,該原子在反應中易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形成_______(填“陰”或“陽”)離子。
(2)寫出圖2所示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中CO表現(xiàn)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性。
(3)圖3中反應甲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反應過程中溶液pH逐漸變_____(填“大”或“小”)。
(4)圖3反應乙中,實際與Ni反應的粒子是_____;由反應可知金屬活動性:Ni___Cu(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小組對硫酸銨〔(NH4)2SO4〕化肥進行等級測定(該化肥中不存在其他含氮物質(zhì))。
【查閱資料】①氨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氨水。氨水呈堿性,不穩(wěn)定,易揮發(fā)。
②堿石灰是一種常見的干燥劑,其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固體混合物。
③硫酸銨化肥等級指標如下表:
指標項目 | 優(yōu)等品 | 合格品 |
氮(N)含量 | ≥21.0% | ≥20.5% |
【實驗設(shè)計】按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實驗過程中,往燒瓶中加入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使硫酸銨充分反應完全轉(zhuǎn)化為NH3.
(2)B的作用是為了吸收產(chǎn)生的氨氣。燒杯中最適宜的試劑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水 ②濃HCl ③稀H2SO4 ④NaOH溶液
【交流討論】實驗小組同學認為用上述實驗裝置測得的硫酸銨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應在實驗裝置A、B之間增加一個裝有______(填“濃硫酸”或“堿石灰”)的干燥裝置。
【實驗測定】經(jīng)討論后,他們改進了實驗裝置,排除了可能產(chǎn)生誤差的因素,重新進行實驗。取硫酸銨化肥樣品13.5g進行實驗,測得B裝置增重3.4g。請通過計算判斷該化肥的等級。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酸堿鹽知識后,興趣小組同學開展了系列探究活動,請你一同參與。
活動探究一。甲組同學為了制取飽和石灰水,利用氧化鈣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1)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白色固體E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實驗證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種溶液,下列試劑無法完成實驗的是___(填序號)。
①酚酞溶液 ②稀鹽酸 ③二氧化碳
(3)若操作Ⅱ加入的是固體氫氧化鈉(全部溶解),則產(chǎn)生白色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活動探究二。乙組同學利用甲組制得的飽和澄清石灰水進行下圖所示的實驗,卻未觀察到預期現(xiàn)象。
【提出問題】未觀察到渾濁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設(shè)】①與氫氧化鈣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若使用更大濃度的氫氧化鈣溶液,會迅速產(chǎn)生渾濁。②與碳酸鈉溶液的濃度有關(guān)。若使用更大濃度的碳酸鈉溶液,會迅速產(chǎn)生渾濁。
經(jīng)討論,同學們認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乙組同學針對猜想②進行實驗。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
碳酸鈉溶液濃度/% | 是否渾濁 | ||
探究猜想② | 取4支試管,向其中分別加入2mL濃度為10%、5%、1%、0.5%的碳酸鈉溶液,再分別滴加5滴飽和石灰水 | 10 | 不渾濁 |
5 | 不渾濁 | ||
1 | 渾濁 | ||
0.5 | 渾濁 |
【解釋與結(jié)論】
(1)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出現(xiàn)渾濁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組實驗證明:猜想②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實驗反思】丙組同學對乙組所做實驗中未出現(xiàn)渾濁的原因進行探究。設(shè)計了多組實驗,其中部分同學的實驗過程及結(jié)果如下:
丙組同學運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按下圖所示流程進行“燃煤煙氣的脫硫研究”。實驗中,SO2和O2混合氣體連續(xù)通入,水和鐵在起始時一次性加入,反應液多次循環(huán)。
(1)吸收Ⅰ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SO2+ 2H2O+O2 == 2X,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
Ⅰ中用水吸收時,為了提高SO2和O2的吸收效率,從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考慮,應該控制溫度不宜過________(填“高”或“低”)
(2)反應Ⅱ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確保反應液的循環(huán)吸收效果,吸收液與鐵的反應需控制在40℃左右進行,在此條件下欲加快該反應Ⅱ的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答一點)。隨著反應液循環(huán)流入Ⅰ中,吸收液中X的生成速率明顯加快,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4)經(jīng)過多次循環(huán)以后導出反應液,經(jīng)降溫結(jié)晶、_________、洗滌和干燥,制得FeSO4·7H2O晶體。它在醫(yī)療上常用于治療______(選填字母)。A.甲狀腺腫大 B.佝僂病 C.齲齒 D.貧血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裝置可用來測定某氣體X的組成。在注射器A中裝有0.32g氣體X并慢慢通過不含空氣并裝有足量灼熱的氧化銅的玻璃管B,使氣體X完全反應。得到以下實驗結(jié)果:實驗前B管重20.32g,實驗后B管重20.00g,B管中出現(xiàn)紅色粉末。C管中收集到的無色液體是水;注射器D中收集到生成氮氣0.28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B管中發(fā)生的反應為置換反應
B. 氣體X是氨氣(NH3)
C. 該反應中生成的水與氮氣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
D. 氣體X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zhì)量之比為7: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列表和作圖是常用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結(jié)合所繪圖表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象與表格均能反映溫度對固體物質(zhì)溶解度的影響,其中表格的優(yōu)點是變化規(guī)律更直觀
B.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物質(zhì)的溶解度只受溫度影響
C. 40℃時,將50g NaOH分別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飽和溶液
D. 40℃時,將CO2通入飽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要配制70g20%的NaCl溶液(圖中為部分儀器),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缺少一種必須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_________
(2)量取水時,仰視刻度,會使配制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將配制好的70g20%NaCl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