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是同學們熟悉的一些空中飛行的動物,其中不屬于鳥類的是
A.家鴿 B.家燕 C.蝙蝠 D.麻雀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正常的代謝需要各器官、系統(tǒng)密切聯系配合完成。請據圖分析作答:
(1)如圖一表示大分子有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其中曲線______(填圖中字母)代表的有機物最終消化為葡萄糖。
(2)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內的唾液對淀粉是否有消化作用呢?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設計了實驗(如圖):
按圖示的方法處理后,將2支試管同時放入37 ℃的溫水中10分鐘。然后,取出2支試管,分別滴加2滴碘液并搖勻。請預測2支試管中出現的現象并分析原因:1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2支試管同時放入37 ℃的溫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葡萄糖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__(填器官名稱)被吸收進入血液,再由血液運輸到組織細胞內通過呼吸作用被利用。氧氣從外界經圖二中______(填圖中序號)過程進入血液,最終進入細胞中參與呼吸作用。
(4)當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細胞吸收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減弱,致使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超過正常水平。經圖三中c結構的______________(填生理過程名稱)后,尿液中仍然含有葡萄糖,從而形成糖尿。
(5)人體的生命活動不僅靠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還與________調節(jié)作用密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回答。
(1)心臟的腔內是動脈血的是[]_____和[]_____。
(2)動脈中流動脈血的是[]_____。
(3)靜脈中流動脈血的是[]_____。
(4)心壁最厚的是[]_____。
(5)肺循環(huán)從[]_____開始到[]_____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觀察血液和血管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一中判斷2為毛細血管的主要依據是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B.圖一中三種血管內的血液流動速度不同,血流速度為 1>2>3
C.圖二中在低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三種血細胞的形態(tài)和數量
D.圖二中①白細胞數量較少不易觀察,可移動涂片進一步尋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動、植物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B. 細胞內都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C. 細胞質都是它們的遺傳信息庫
D. 細胞質內都有大小不等的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春去秋來,周而復始。許多植物從一顆小種子開始,到結出累累碩果,讓我們看到了植物奇妙的生命周期(如圖所示)。請認真識圖,回答問題:
(1)在保證自身條件和環(huán)境條件均適宜的情況下,種子內的_____(填數字)將發(fā)育成幼苗。
(2)幼苗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水,主要是由根尖的_____區(qū)吸收的,并通過莖中的_____運輸到葉和其他器官。
(3)植物開花后,花粉從花藥中散放出來,落在雌蕊柱頭上的過程稱為_____,受精完成以后,能發(fā)育成桃子的結構是_____(填字母)。
(4)桃樹能逐年長大,這與細胞的分裂、生長和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分析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青霉素的發(fā)明與使用揭開了人類與病菌抗爭的新篇章。當今,抗生素被許多人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由于抗生素的濫用,無意中培養(yǎng)出了許多“超級耐藥菌”。
材料二:“咳一一咳一一咳”!咳嗽時,短促深吸氣,聲門緊閉,肋間肌、膈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縮,使肺內高壓的氣體噴射而出。隨著急速沖出的氣流,呼吸道內的異物、分泌物以及所粘附的細菌、病毒等以飛沫、痰的形式被排出體外。飛沫、痰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體,是呼吸道疾病傳播的重要途徑。請分析回答:
(1)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須對患者進行皮試,否則有些患者會因為對青霉素過敏而發(fā)生休克甚至死亡。過敏反應是人體_____功能的體現。
(2)呼吸道黏膜作為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_____免疫。
(3)肺結核是引發(fā)咳嗽的一種常見傳染病,此病的病原體是_____,我國衛(wèi)生部規(guī)定,在嬰兒出生24小時內必須注射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在免疫學上,卡介苗屬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