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jù)達爾文進化學說的解釋,過度繁殖削弱了生存斗爭。(??? )
【答案】×
【解析】解:達爾文發(fā)現(xiàn),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都有依照幾何比率增長的傾向.達爾文指出,象是一種繁殖很慢的動物,但是如果每一頭雌象一生(30~90歲)產(chǎn)仔6頭,每頭活到100歲,而且都能進行繁殖的話,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對象的后代就可達到1 900萬頭.因此,按照理論上的計算,就是繁殖不是很快的動、植物,也會在不太長的時期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的后代而占滿整個地球.但事實上,幾萬年來,象的數(shù)量也從沒有增加到那樣多,自然界里很多生物的繁殖能力都遠遠超過了象的繁殖能力,但各種生物的數(shù)量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都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狀態(tài),這是為什么呢?達爾文因此想到了生存斗爭.
??? 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強大,但事實上,每種生物的后代能夠生存下來的卻很少.這是什么原因呢?達爾文認為,這主要是繁殖過度引起的生存斗爭的緣故.任何一種生物在生活過程中都必須為生存而斗爭.生存斗爭包括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斗爭,生物種內(nèi)的斗爭,如為食物、配偶和棲息地等的斗爭,以及生物種間的斗爭.由于生存斗爭,導致生物大量死亡,結(jié)果只有少量個體生存下來.所以說是過度繁殖引起了生存斗爭.
故答案為:×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生物體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都是顯性性狀
B. 出現(xiàn)頻率高的性狀是顯性性狀,出現(xiàn)頻率低的性狀是隱性性狀
C. 相對性狀存在顯性和隱性之分
D. 隱性性狀就是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同學用圍棋子模擬生殖細胞來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問題。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裝入100粒白色圍棋子,乙袋混合裝入白色、黑色圍棋子各50粒。每次從甲、乙兩袋分別隨機摸出1粒圍棋子進行組合,1粒黑子1粒白子的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組合用B表示,每個小組組合20次。全班5個小組的實驗結(jié)果如下所示:
名稱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A | 10 | 8 | 11 | 13 | 9 |
B | 10 | 12 | 9 | 7 | 11 |
?
(1)黑色圍棋子模擬的性染色體類型是___,白色圍棋子模擬的性染色體類型是__。
(2)分別從甲袋和乙袋中各取1粒圍棋子,如果組合為A,則表示所生“孩子”的性別為__。
(3)為使實驗結(jié)果更為可靠,應對各小組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處理方法。
(4)根據(jù)該實驗結(jié)果得出的結(jié)論是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jié)構(gòu),除了______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構(gòu)成的。它是生物體結(jié)構(gòu)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生物體對______能夠做出一定的反應。例如含羞草收到震動刺激后會合攏葉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fā)現(xiàn)之一。下面關于自然選擇學說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
B.環(huán)境變化是生物進化的外在動力
C.生存斗爭只發(fā)生在生物和生物之間
D.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環(huán)境的生物才能生存和繁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生物學角度分析,落葉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 非生物成分??? B. 生產(chǎn)者
C. 消費者??? D. 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分析狼的進化過程。
(1)狼群中存在著不同種類的個體,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這說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它為狼的進化提供了原始的材料。
(2)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食物的減少,跑得快、兇猛的狼能獲得食物生存下來,這就是????????????? ;跑得慢的狼得不到食物,則不能生存下來,這就是????????????? 。
(3)狼的進化過程是通過????????????? 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