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植物體結構層次的構成的正確描述順序是(  )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植物體B.植物體→器官→組織→細胞
C.系統(tǒng)→植物體→器官→組織→細胞D.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

分析 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tǒng).

解答 解:植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由細胞再組成組織,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組織有:保護組織、營養(yǎng)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和分生組織.不同的組織再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由這六大器官直接構成整個綠色開花植物體.可見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從微觀到宏觀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無系統(tǒng).
故選:D

點評 只要熟練掌握了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米勒實驗模擬了在原始地球條件下( 。
A.原始生命的形成
B.無機物可以形成簡單的有機物
C.簡單的有機物可以形成復雜的有機物
D.復雜的有機物可以形成多分子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所有生物和它們生活的非生物環(huán)境共同構成生態(tài)系統(tǒng).
(2)圖中有5條食物鏈.寫出最長的食物鏈:青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該食物鏈中,共有5個環(huán)節(jié).
(3)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chǎn)者是青草,它是該食物網(wǎng)中各種消費者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
(4)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zhì)循環(huán).
(5)能量在沿食物鏈各個環(huán)節(jié)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所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青草數(shù)量最多,貓頭鷹數(shù)量最少.
(6)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青蛙和蛇的關系是捕食,貓頭鷹和蛇的關系是捕食、競爭.
(7)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上述的生物以外,還需要分解者和非生物環(huán)境(或非生物物質(zhì)和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從蠶發(fā)育的角度看描述正確×.(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一些形態(tài)優(yōu)美的蕨類植物栽在花盆里可供觀賞,我們應該如何去栽培蕨類植物( 。
A.放在陽光下,經(jīng)常澆水B.放在陽光下,保持干燥
C.放在背陰處,經(jīng)常澆水D.放在背陰處,保持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人體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最高的部位是(  )
A.肺泡周圍毛細血管B.各器官周圍毛血管
C.組織細胞D.肺泡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生理過程叫做吸收.
(2)圖中的b、c過程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xiàn)的,d、e過程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完成的.
(3)人體內(nèi)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內(nèi)氣體交換和組織內(nèi)氣體交換,前者使血液氧氣濃度變大,后者使血液二氧化碳濃度變大.
(4)氧氣在血液中是以氧合血紅蛋白的形式運輸?shù)模?/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人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義是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 。
A.糖類B.二氧化碳C.葡萄糖D.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015年入春以來,隨著“霧霾”天氣頻頻來襲,PM2.5逐漸被公眾重視.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被稱為PM2.5,是可直入肺的細小顆粒物.PM2.5是形成“霧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zhì),且在大氣中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PM2.5的主要來源是日常發(fā)電、工業(yè)生產(chǎn)、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jīng)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專家指出:PM2.5對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危害最大.由于顆粒物微小,人體吸氣時,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擋,可直接進入肺泡,影響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fā)哮喘等疾;同時進入肺的有毒微?裳杆俦晃眨唤(jīng)過肝臟解毒直接進入血液而分布到全身.
(2)鑒于“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當“霧霾”來襲時你對人們有何建議?(一條合理建議即可)植樹種草增加綠地面積、提倡綠色出行(騎自行車、乘坐公交車,不開車或少開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等;(只要科學合理就給分)..
(3)2015年4月15日赤峰市20多名志愿者對赤峰市區(qū)幾個地點的空氣中PM2.5進行了檢測,結果如表.請問這幾個地點的空氣質(zhì)量由壞到好的排列次序是C.
A.1、2、3    B.3、2、1    C.3、1、2    D.2、3、1
(4)呼吸道和消化道有氣體和食物共同的通道是咽,因此,我們在吃飯時不允許說笑,以免食物進入氣管,引起猛烈咳嗽.
(5)對溺水者進行人工呼吸以前,要先清除其口鼻內(nèi)的污物,目的是為了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地點時間PM2.5值
1火車站進站口14:25518(約37μg/m3
2植物園14:16326(約23μg/m3
3步行街街口14:10631(約45μg/m3
(6)為了探究空氣中PM2.5的濃度與車流量是否相關,赤峰學院的同學在市廣場路對空氣進行采樣,采樣時段與統(tǒng)計結果如表:
組別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車流量最小)上班時段(車流量大)中午(車流量。下班時段(車流量最大)
第1組19894397
第2組22833898
第3組20864199
在探究實驗中,同學們將“采樣時段”設置為該實驗的變量,而其他條件都相同,為減少實驗誤差,應對表中3個小組同學的數(shù)據(jù)做怎樣的處理?3個小組取平均值;.
該小組的同學將處理后的數(shù)據(jù)繪制成柱狀圖(如圖),請你將表格中“下班時段”的數(shù)據(jù)與進行相應處理,并用柱狀圖在圖中表示.
根據(jù)上述統(tǒng)計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車流量越大,空氣中PM2.5的濃度越高,根據(jù)實驗結論,請你為赤峰市空氣質(zhì)量的改善提一條合理化建議采取少開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法.(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