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米勒實驗的科學意義之一在于開創(chuàng)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徑.√ (判斷對錯)

分析 米勒模擬實驗是模擬在原始地球還原性大氣中進行雷鳴閃電能產(chǎn)生有機物(特別是氨基酸),以論證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實驗.1953年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生米勒在其導師尤利指導下完成的.

解答 解:米勒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米勒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nèi),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模擬還原性大氣).再將燒瓶內(nèi)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nèi)不斷循環(huán),并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jīng)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機物,經(jīng)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內(nèi)(圖中以黑色表示)(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jié)果共生成20種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zhì)所含有的.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zhì)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zhì),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米勒實驗的科學意義之一在于開創(chuàng)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徑.所以題干的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guān)鍵是理解掌握生命起源的過程以及米勒的實驗原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染色體由DNA和核酸組成,它的數(shù)目和形態(tài)都是一定的
B.DNA上一些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叫基因
C.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D.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判斷題

16.人體感染蛔蟲是由于吞入感染性卵.√(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不是鯽魚對水中生活適應的特點的是   ( 。
A.用鰓呼吸B.身體側(cè)扁,呈梭形
C.用鰭作運動器官D.心臟一心房一心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原始大氣中沒有( 。
A.氧氣B.二氧化碳C.硫化氫D.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生命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依賴于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遺傳與變異以及進化,下面以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為主線,梳理一下它們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
(1)生物普遍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能夠產(chǎn)生大量的后代,而它們賴以生存的條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進行生存斗爭.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個體被淘汰.
(2)那么,哪些個體會被淘汰呢?生物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才容易生存下來,并將這些變異遺傳給下一代,而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容易被淘汰.這里所謂的“有利變異”是指適應環(huán)境的變異.在右圖所示模擬長頸鹿取食樹葉情景中,最后生存下來的長頸鹿應是標號1、2、3、4中的哪一個長頸鹿3.
(3)在生物進化中,能夠遺傳給下一代的有利變異必定是由遺傳物質(zhì)改變引起的,這種變異通過生殖和發(fā)育過程在子代表現(xiàn)出來.
(4)綜上所述,生物通過遺傳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延續(xù),生生不息,而生物的變異又使得生命不斷發(fā)展.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chǔ),是通過生殖和發(fā)育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將下列各器官與其相應的功能連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我國于1984年和1985年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對森林和草原實行依法治理,力求使我國對植物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盡快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日本20世紀50年代發(fā)生的水俁病就是當?shù)鼐用耖L期食用了含鎘的魚蝦;痛痛病是長期食用含鎘 的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要防止汞、和鎘污染就要處理好日常生活中常用廢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