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6.如圖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
B.受精卵形成的場所是②
C.懷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內膜的過程
D.③是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

分析 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主要包括①卵巢、②輸卵管、③子宮、陰道等.

解答 解:A、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卵巢,A正確.
B、②輸卵管的作用是輸送卵細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場所,B正確;
C、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fā)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③子宮內膜,這是懷孕,C錯誤;
D、③子宮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D正確.
故選:C

點評 掌握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對其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進行明確的區(qū)分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認真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

(注:第(1)(2)小題的選填動物:蜥蜴、金魚、青蛙、麻雀)
(1)圖中的C是蜥蜴.
(2)請你把A、B、C、D四種動物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A→B→C→D.
(3)陸地與水域相比,比較干燥、復雜.陸生動物有哪些結構適應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
①體表一般有防止體內水分蒸發(fā)和保存熱能的結構,如:體表被甲、鱗片、羽毛和毛發(fā)等.
②陸地上的動物不受水的浮力,一般都具有支撐身體、運動的器官.
③陸地生活的動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位于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肺、氣管.
④應對多變的陸地生活環(huán)境,它們還普遍具有發(fā)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
⑤能夠在陸地生活和繁殖,它們的受精方式必須是體內受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小偉在實驗室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情況,請你根據實驗的方法步驟和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用濕棉絮包裹在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
(2)通常情況下,使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
(3)繼續(xù)觀察,在視野中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些血管(見圖)其中A是靜脈,B是毛細,C是動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人類的疾病中都是由于營養(yǎng)缺乏而引起的一組是( 。
A.甲肝、血友病、夜盲癥B.貧血、侏儒癥、大脖子病
C.沙眼、佝僂病、血吸蟲病D.腳氣病、壞血病、骨質疏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在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循環(huán)使靜脈血變動脈血
B.心室和心房同時收縮,同時舒張
C.血液流動的方向都是:心室→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心房
D.肺循環(huán)過程中,肺泡周圍血液中氧氣含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流程圖表示連續(xù)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其中不正確的是( 。
A.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內耳→聽小骨→聽覺神經→大腦
B.血液→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收集管→尿液
C.外界光線→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神經→大腦
D.外界刺激→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各項屬于導致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水資源被污染B.靠天養(yǎng)畜,過度放牧
C.工廠廢氣的污染D.農田施用化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春天,成片的桃花盛開,風景宜人;夏天和秋天,人們享用各品種的桃子.我們生活在豐富多彩的自然界里,我們一定要愛護大自然.

(1)一朵桃花完成受精以后,花瓣、雄蕊、花柱等逐漸凋謝,多數(shù)萼片也會脫落,只剩下子房繼續(xù)發(fā)育,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子房發(fā)育成果實.
(2)桃花發(fā)育成桃的過程中,經歷的一個重要生理過程是: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將來發(fā)育成胚;另一個精子與中央細胞結合,將來發(fā)育成胚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章魚(軟體動物)放入大魚缸內,中間放一塊玻璃板,將魚缸分割成兩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使章魚能從魚缸的一側躍入另一側,將小蝦放入遠離章魚的那一側,當章魚看見食物時,它只是直撲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亂碰亂撞,不會越過玻璃板去捉小蝦.多次碰撞之后,最后才能越過障礙物捉到小蝦.在狗和猴子越過障礙物取食食物的實驗中,可以看到狗較快的學會繞道而獲取食物,而猴子只一次就學會獲取食物.
(1)上述實驗中,章魚越過障礙物而獲取食物,屬于學習行為.
(2)上述實驗表明,某些低等動物也可以形成學習行為.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越復雜,并能利用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大大增強了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