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傳染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人類與傳染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1)早在3世紀,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們會背井離鄉(xiāng)外出避疫.這說明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2)北宋時期,我國人民最早采用接種人痘的方法預防天花;1796年,詹鈉發(fā)明了牛痘接種法來代替人痘接種法.這兩種方法都屬于特異性免疫.
(3)19世紀,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學家陸續(xù)發(fā)現(xiàn)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是引起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它們統(tǒng)稱為病原體.
(4)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開始了預防接種工作,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
(5)近些年來,產生了一些新的傳染病,例如,1981年美國發(fā)現(xiàn)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在艾滋病的傳染途徑中屬于傳染源;圖中的情形不會傳播艾滋病的是①④⑥.

(6)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中成藥,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瘧疾屬于蚊蟲傳播的血液傳染病,那么蚊蟲在瘧疾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屬于傳播途徑.
(7)2016年5月29日,中國確診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該病是由冠狀病毒(MERS-CoV)引起的呼吸道疾。梭w呼吸道黏膜能阻礙病毒入侵,屬于第一道防線,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夠破壞病毒,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病毒進入人體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能夠與抗原特異性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作用.

分析 傳染病指有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畟魅静∮袀魅拘院土餍行蕴攸c.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解答 解:(1)早在3世紀,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們會背井離鄉(xiāng)外出避疫.這說明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特點.
(2)接種疫苗后會使人產生相應的抗體,產生抗體屬于第三道防線,因此牛痘接種法來代替人痘接種法屬于特異性免疫.
(3)病原體指的是能夠因其患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tǒng)稱.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學家陸續(xù)發(fā)現(xiàn)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是引起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它們統(tǒng)稱為病原體.
(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開始了預防接種工作,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
(5)傳染病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艾滋病患者是傳染源.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交談、握手擁抱、禮節(jié)性親吻、同吃同飲、共用廁所和浴室、共用辦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娛樂設施等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HIV.圖中的情形不會傳播艾滋病的是①④⑥.
(6)瘧疾屬于血液傳染病,吸血的動物屬于傳播途徑.
(7)皮膚和黏膜是構成了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它們不僅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而且它們的分泌物還有殺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屬物有阻擋和清除異物的作用;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保衛(wèi)人體的第二道防線.體液中的一些殺菌物質能破壞多種病菌的細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細胞能吞噬和消滅侵入人體的病原體;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共同組成人體的第三道防線,功能是能產生抗體抵抗抗原(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因此屬于人體第一道防線的是皮膚.唾液和淚液中溶菌酶具有殺菌作用,屬于第二道防線,是非特異性免疫;病毒進入人體會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抗體能夠與抗原特異性結合,促進吞噬細胞吞噬作用.
故答案為:
(1)傳染
(2)特異性(后天性)
(3)病原體
(4)保護易感人群
(5)傳染源   ①④⑥
(6)傳播途徑
(7)一;非特異(先天); 淋巴細胞;吞噬細胞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將黃色玫瑰作接穗,紅色玫瑰作砧木進行嫁接,嫁接上去的枝條上開的花是( 。
A.只有紅色B.橙色
C.只有黃色D.既有黃色又有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以下是四種微生物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甲、乙、丙、丁中,有成形細胞核的是乙、丙、。ㄌ畲枺
(2)圖丁中的a是孢子,圖中的乙、丙、丁都通過產生a來繁殖后代,甲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
(3)圖丙的營養(yǎng)方式是異養(yǎng)腐生,營此種營養(yǎng)方式的還有圖中的甲、乙、。ㄌ畲枺
(4)圖中的乙能產生青霉素,它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應用實例與必須采用的生物技術搭配正確的是( 。
A.“試管嬰兒”的誕生--克隆技術B.金橘樹上長柚子--組織培養(yǎng)技術
C.家庭制作米酒--發(fā)酵技術D.培養(yǎng)無病毒植株--無土栽培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學習了“遺傳的物質基礎”后,小路同學找來一 根白色長繩,在長繩上用紅橙黃綠等顏色涂出了長短不一的區(qū)段,之后,把長繩處理成短棒狀.在小路的動手活動中,長繩、各色區(qū)段、短棒分別代表的是(  )
A.DNA、染色體、基因B.染色體、DNA、基因C.基因、DNA、染色體D.DNA、基因、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表示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內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的.
(2)吸氣時,圖中①表示的氣體二氧化碳,②表示的氣體是氧氣.此時,血液中氧氣含量會增加.
(3)吸氣后,血液將②帶到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處,組織細胞進行
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①和水,并釋放出熱能和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選項屬于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共同點是( 。
A.都生活在水中B.都有根、莖、葉的分化
C.生殖過程都離不開水D.植株內部都沒有輸導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植物的莖、葉脈等處還有一種管道叫篩管,能運輸有機物,它屬于( 。
A.保護組織B.營養(yǎng)組織C.輸導組織D.分生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呼吸作用的實質是( 。
A.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B.制造有機物,貯存能量
C.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D.制造有機物,釋放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