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拋物線
(1)試說明:無論m為何實數(shù),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如圖,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拋物線的頂點為點C,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并與它的對稱軸交于點D.
①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四邊形ACPD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②平移直線CD,交直線AB于點M,交拋物線于點N,通過怎樣的平移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答案】分析:(1)從函數(shù)的判別式出發(fā),判別式總大于等于3,而證得;
(2)①由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求得點A,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得m,由直線AD的斜率與直線PC的斜率相等,求得點P坐標;
②求得MN的坐標,從MN與CD的位置關系解得.
解答:解:(1)該函數(shù)的判別式=m2-4m+7=(m-2)2+3≥3
∴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由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
∴點A(1,0)
代入二次函數(shù)式則m=3
故二次函數(shù)式為:
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則y=-2,
即頂點C為(3,-2),
把x=3代入直線y=x-1則y=2,
即點D(3,2)
則AD=AC=2
設點P(x,
由直線AD的斜率與直線PC的斜率相等

解得:x=3或x=5
則點P(3,-2)(與點D重合舍去)或(5,0)
經(jīng)檢驗點(5,0)符合,
所以點P(5,0)
②設直線AB解析式為y=kx+b,將A(1,0),D(3,2)代入得直線AB:y=x-1,
設M(a,a-1),N(a,a2-3a+),
當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MN=CD,即|(a-1)-(a2-3a+)|=4,
解得a=4±或3或5,
故把直線CD向右平移1+個單位或2個單位,向左平移-1個單位,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點評: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運用,求得判別式總大于等于3,而證得;求得點A,代入拋物線解析式得m,由直線AD的斜率與直線PC的斜率相等,而解得;平移后得到的情況,得到M,N的坐標而解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數(shù)學公式
(1)試說明:無論m為何實數(shù),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如圖,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拋物線的頂點為點C,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并與它的對稱軸交于點D.
①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四邊形ACPD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②平移直線CD,交直線AB于點M,交拋物線于點N,通過怎樣的平移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中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
(1)試說明:無論m為何實數(shù),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如圖,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拋物線的頂點為點C,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并與它的對稱軸交于點D.
①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四邊形ACPD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②平移直線CD,交直線AB于點M,交拋物線于點N,通過怎樣的平移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湖北省黃岡市中考適應性考試數(shù)學試卷(十一)(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
(1)試說明:無論m為何實數(shù),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如圖,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拋物線的頂點為點C,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并與它的對稱軸交于點D.
①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四邊形ACPD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②平移直線CD,交直線AB于點M,交拋物線于點N,通過怎樣的平移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湖南省衡陽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
(1)試說明:無論m為何實數(shù),該拋物線與x軸總有兩個不同的交點.
(2)如圖,當拋物線的對稱軸為直線x=3時,拋物線的頂點為點C,直線y=x-1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并與它的對稱軸交于點D.
①拋物線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得四邊形ACPD是正方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②平移直線CD,交直線AB于點M,交拋物線于點N,通過怎樣的平移能使得以C、D、M、N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