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方格內(nèi)畫△ABC,使它的頂點都在格點上,且三邊長分別為1,
5
,4
1
2
,
(1)求△ABC的面積;
(2)求出最長邊上高;
(3)若點D與A、B、C三點是平行四邊形的4個頂點,請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D.
考點: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專題:作圖題
分析:(1)根據(jù)網(wǎng)格結(jié)構(gòu)和勾股定理確定出點A、B、C,然后順次連接即可,再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2)設(shè)最長邊上的高為h,利用△ABC的面積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3)分AB、BC、AC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分別作出即可.
解答:解:(1)4
1
2
=2
2
,△ABC如圖所示,
△ABC的面積=
1
2
×1×2=1;

(2)設(shè)最長邊上的高為h,
1
2
×2
2
•h=1,
解得h=
2
2

即最長邊上高為
2
2
;

(3)符合條件的點D如圖所示.
點評:本題考查了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熟練掌握網(wǎng)格結(jié)構(gòu)是解題的關(guān)鍵,難點在于(3)要分情況討論.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C中,D,E,F(xiàn),G分別是AB,AC,AD,AE的中點,若BC=8,則DE+FG等于( 。
A、4.5B、6C、7D、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問題背景:
如圖(a),點A、B在直線l的同側(cè),要在直線l上找一點C,使AC與BC的距離之和最小,我們可以作出點B關(guān)于l的對稱點B′,連接A B′與直線l交于點C,則點C即為所求.

(1)實踐運用:
如圖(b),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已知點A(0,1)、點B(4,2),要在x軸上找一點C,使AC、BC的距離之和最小,我們可以作出點B關(guān)于x軸的對稱點B′,且B′的坐標(biāo)為(4,-2),連接AB′與x軸交于點C,則點C即為所求,此時AC+BC的最小值為
 

(2)實踐再運用:
如圖(c),已知,⊙O的直徑CD為4,點A在⊙O上,∠ACD=30°,B為弧AD 的中點,P為直徑CD上一動點,則BP+AP的最小值為
 

(3)運用拓展:
如圖(d),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線交BC于點D,E、F分別是線段AD和AB上的動點,求BE+EF的最小值,并寫出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分解因式:
(1)x3-2x2y+xy2
(2)3x(a-b)-6y(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三角形ABC中,∠A=75°,∠B=35°,B,C,D三點在同一直線上,CD∥AB,求三角形ABC內(nèi)角和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B是⊙O的直徑,AB=8,點C在半徑OA上(點C與點D、A不重合),過點C作AB的垂線交⊙O于點D,連結(jié)OD,過點B作OD的平行線交⊙O于點E、交射線CD于點F.

(1)若
ED
=
BE
,求∠F的度數(shù);
(2)設(shè)線段OC=a,求線段BE和EF的長(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3)設(shè)點C關(guān)于直線OD的對稱點為P,若△PBE為等腰三角形,求O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計算:
(1)|(xy-1)(xy+1)+5x2y2+1|÷2xy;
(2)(-a+3b)(-a-3b)+b(2a-b),其中a=-3,b=-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AC分別是菱形ABCD的一條邊和一條對角線.
(1)請用直尺把這個菱形不出完整.(保留作圖痕跡,不要求寫作法和證明)
(2)若AB=2,AC=2
3
,求菱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
11
的整數(shù)部分是a,小數(shù)部分是b,求代數(shù)式(
11
+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