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0.比較大�。�10> π;1101102<2.

分析 求出π210的平方的值比較,把110,1102,2兩個數(shù)平方法,由于兩數(shù)均為正數(shù),所以該數(shù)的平方越大數(shù)越大.

解答 解:∵π2<10,
∴π<10
1102=110=10100,1102=1100,
1101100
1101100,
22=2,22=4,
∴2<4,
22,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了實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應(yīng)用,能正確比較兩無理數(shù)的大小是解此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實數(shù)a,b,c在數(shù)軸上的對應(yīng)點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各項成立的是( �。�
A.c-b>aB.b+a>cC.ac>bD.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①所示是一個長為2m,寬為2n的長方形,沿圖中虛線用剪刀均分成四個小長方形,然后按圖②的方式拼成一個正方形.

(1)觀察圖形,你能寫出(m+n)2,(m-n)2,mn這三個代數(shù)式之間的等量關(guān)系嗎?
(2)根據(jù)(1)中的等量關(guān)系,解決如下問題:若a+b=5,ab=4,求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基本事實:若am=an(a>0,且a≠1,m、n都是正整數(shù)),則m=n.試利用上述基本事實解決下面的兩個問題嗎?試試看,相信你一定行!
①如果2×8x×16x=222,求x的值;                       
②如果2x+2+2x+1=24,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從左到右的變形屬于因式分解的是( �。�
A.x2-9+6x=(x+3)(x-3)+6xB.(x+5)(x-2)=x2+3x-10
C.x2-8x+16=(x-4)2D.-6a2b=-3a﹒2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若x2-49=0,則x=±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在△ABC中,∠C=90°,AC=BC=12cm,D為BC邊中點.DE⊥BC交邊AB于點E.點P從點E出發(fā).以1cm/s的速度沿ED向終點D運動.同時點Q從點E出發(fā),以2cm/s的速度沿EA向終點A運動.以PQ為邊在∠AED的內(nèi)部作正方形PQMN.設(shè)正方形PQMN與△ABC重疊部分圖形的面積為S(cm2).點P的運動時間為t(s).
(1)點Q到直線DE的距離為t.(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
(2)求正方形頂點M落在AC邊上時t的值.
(3)求S與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4)直接寫出整個運動過程中線段QM所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把含有30°角的三角板ABO置入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兩點坐標分別為(3,0)和(0,33).動點P從A點開始沿折線AO-OB-BA運動,點P在AO,OB,BA上運動,速度分別為1,3,2(長度單位/秒)﹒一直尺的上邊緣l從x軸的位置開始以33(長度單位/秒)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動(即移動過程中保持l∥x軸),且分別與OB,AB交于E,F(xiàn)兩點﹒設(shè)動點P與動直線l同時出發(fā),運動時間為t秒,當點P沿折線AO-OB-BA運動一周時,直線l和動點P同時停止運動.
請解答下列問題:
(1)過A,B兩點的直線解析式是y=-3x+33,∠BAO=60°;
(2)當t﹦4時,點P的坐標為(0,3);當t﹦92,點P與點E重合;
(3)作點P關(guān)于直線EF的對稱點P′.在運動過程中,若形成的四邊形PEP′F為菱形,則t的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已知二次函數(shù)y=2x2向左平移3個單位,再向下平移3個單位,那么平移后的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為y=2(x+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