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等邊△ABC中,已知AB=8cm,線段AM為BC邊上的中線.點N在線段AM上,且MN=3cm,動點D在直線AM上運動,連接CD,△CBE是由△CAD旋轉得到的.以點C圓心,以CN為半徑作⊙C與直線BE相交于點P、Q兩點.

(1)填空:∠DCE=
60
60
度,CN=
5
5
cm,AM=
4
3
4
3
cm.
(2)如圖1當點D在線段AM上運動時,求出PQ的長.
(3)當點D在MA的延長線上時,請在圖2中畫出示意圖,并直接寫出PQ=
6
6
cm.
當點D在AM的延長線上時,請在圖3中畫出示意圖,并直接寫出PQ=
6
6
cm.
分析:(1)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得∠ACD=∠BCE,然后求出∠DCE=∠ACB,從而得解;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求出CM=
1
2
B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計算即可求出CN;在Rt△ACM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計算即可求出AM;
(2)過點C作CF⊥PQ于F,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得∠CBE=∠CAD=30°.根據(jù)直角三角形30°角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可得CF=
1
2
BC,連接CP,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PF,再根據(jù)垂徑定理可得PQ=2PF,從而得解;
(3)①點D在MA的延長線上時,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得∠CBE=∠CAD,再根據(jù)等角的補角相等求出∠CBQ=∠CAM=30°,與(2)同理可求PQ;
②點D在AM的延長線上時,根據(jù)旋轉的性質可得∠CBE=∠CAD=30°,與(2)同理可求PQ.
解答:解:(1)∵△CBE是由△CAD旋轉得到,
∴∠ACD=∠BCE,
∴∠DCE=∠BCD+∠BCE=∠BCD+∠CAD=∠ACB,
∵△ABC是等邊三角形,
∴∠ACB=60°,
∴∠DCE=60°;
∵△ABC是等邊三角形,AM為BC邊上的中線,
∴BC=AB=8cm,
CM=
1
2
BC=
1
2
×8=4cm,
在Rt△CMN中,CN=
CM2+MN2
=
42+32
=5cm;
在Rt△ACM中,AM=
AC2-CM2
=
82-42
=4
3
cm;

(2)過點C作CF⊥PQ于F,
∵△ABC是等邊三角形,AM為BC邊上的中線,
∴∠CAD=
1
2
∠BAC=
1
2
×60°=30°,
∵△CBE是由△CAD旋轉得到,
∴∠CBE=∠CAD=30°,
∴CF=
1
2
BC=
1
2
×8=4cm,
連接CP,則PC=CN=5cm,
在Rt△PCF中,PF=
PC2-CF2
=
52-42
=3cm,
由垂徑定理得,PQ=2PF=2×3=6cm;

(3)①如圖,點D在MA的延長線上時,
∵△CBE是由△CAD旋轉得到,
∴∠CBE=∠CAD,
∴∠CBQ=∠CAM=30°,
與(2)同理可求PQ=6cm,
②如圖,點D在AM的延長線上時,
∵△CBE是由△CAD旋轉得到,
∴∠CBE=∠CAD=30°,
與(2)同理可求PQ=6cm,
綜上所述,PQ的長度不變都是6cm.
故答案為:(1)60,5,4
3
;(3)6,6.
點評:本題是圓的綜合題型,主要考查了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旋轉變換只改變圖形的位置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的性質,勾股定理的應用,垂徑定理,熟記各性質并作出輔助線構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6、如圖,在等邊△ABC的邊BC上任取一點D,作∠ADE=60°,DE交∠C的外角平分線于E,則△ADE是
等邊
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在等邊△ABC中,D為BC邊上一點,E為AC邊上一點,且∠ADE=60°,BD=3,CE=2,則△ABC的面積為( 。
A、81
3
B、
81
3
2
C、
81
3
4
D、
81
3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1、如圖,在等邊△ABC中,AD是∠BAC的平分線,點E在AC邊上,且∠EDC=15°.
(1)試說明直線AD是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
(2)△ADE是什么三角形?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邊△ABC中,D是AC的中點,延長BC到點E,使CE=CD,AB=10cm.
(1)求BE的長;
(2)△BDE是什么三角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等邊△ABC中,BF是高,D是BF上一點,且OF=AF,作OE⊥BF,垂足為D,且OE=OB,連AE、AO、BE,求證:
(1)AB=AE;
(2)AE⊥BC; 
(3)AO⊥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