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從A地出發(fā)步行到B地,乙同時從B地步行出發(fā)至A地,2小時后在中途相遇,相遇后,甲、乙步行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時.若設(shè)甲剛出發(fā)時的速度為a千米/小時,乙剛出發(fā)的速度為b千米/小時.
(1)A、B兩地的距離可以表示為 千米(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2)甲從A到B所用的時間是: 小時(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乙從B到A所用的時間是: 小時(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
(3)若當(dāng)甲到達(dá)B地后立刻按原路向A返行,當(dāng)乙到達(dá)A地后也立刻按原路向B地返行.甲乙二人在第一次相遇后3小時36分鐘又再次相遇,請問AB兩地的距離為多少?
【答案】(1)2(a+b);(2)(2+);(2+);(3)36.
【解析】
(1)根據(jù)兩地間的距離=兩人的速度之和×第一次相遇所需時間,即可得出結(jié)論;
(2)利用時間=路程÷速度結(jié)合2小時后第一次相遇,即可得出結(jié)論;
(3)設(shè)AB兩地的距離為S千米,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即可得出關(guān)于(a+b),S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此處將a+b當(dāng)成一個整體),解之即可得出結(jié)論.
(1)A、B兩地的距離可以表示為2(a+b)千米.
故答案為:2(a+b).
(2)甲乙相遇時,甲已經(jīng)走了千米,乙已經(jīng)走了千米,
根據(jù)相遇后他們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時,得甲還需小時到達(dá)B地,乙還需小時到達(dá)A地,
所以甲從A到B所用的時間為(2+ )小時,乙從B到A所用的時間為(2+)小時.
故答案為:(2+);(2+).
(3)設(shè)AB兩地的距離為S千米,3小時36分鐘=小時.
依題意,得: ,
令x=a+b,則原方程變形為,
解得:.
答:AB兩地的距離為36千米.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矩形OACB的頂點O是坐標(biāo)原點,頂點A、B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OA=3,OB=4,D為邊OB的中點.若E為邊OA上的一個動點,當(dāng)△CDE的周長最小時,則點E的坐標(biāo)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感知:如圖①,在正方形ABCD中,點E在對角線AC上(不與點A、C重合),連結(jié)ED,EB,過點E作EF⊥ED,交邊BC于點F.易知∠EFC+∠EDC=180°,進(jìn)而證出EB=EF.
探究:如圖②,點E在射線CA上(不與點A、C重合),連結(jié)ED、EB,過點E作EF⊥ED,交CB的延長線于點F.求證:EB=EF
應(yīng)用:如圖②,若DE=2,CD=1,則四邊形EFCD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數(shù)軸上有A、B、C三個點,它們表示的數(shù)分別是-24,-10,10.A、B兩點間的距離記為“AB”.
(1)填空:AB= ,BC= ;
(2)若點A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左運動,同時,點B和點C分別以每秒3個單位 長度和7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BC和AB的長,試探索:BC - AB的值是否隨著時間t的變化而改變?請說明理由.
(3)現(xiàn)有動點P、Q都從A點出發(fā),點P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終點C移動;當(dāng)點P 移動到B點時,點Q才從A點出發(fā),并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右移動,且當(dāng)點P到達(dá)C點時,點Q就停止移動.設(shè)點P移動的時間為t秒,問:當(dāng)t為多少時P、Q兩點相距6個單位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探索發(fā)現(xiàn):如圖1,已知Rt△ABC中,∠ACB=90°,AC=BC,直線l過點C,過點A作AD⊥l,過點B作BE⊥l,垂足分別為D、E.求證:AD=CE,CD=BE.
(2)遷移應(yīng)用:如圖2,將一塊等腰直角的三角板MON放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內(nèi),三角板的一個銳角的頂點與坐標(biāo)原點O重合,另兩個頂點均落在第一象限內(nèi),已知點M的坐標(biāo)為(1,3),求點N的坐標(biāo).
(3)拓展應(yīng)用: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內(nèi),已知直線y=﹣3x+3與y軸交于點P,與x軸交于點Q,將直線PQ繞P點沿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45°后,所得的直線交x軸于點R.求點R的坐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
(1)若該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與直線y=kx+4(k≠0)只有一個公共點,求k的值;
(2)如圖,反比例函數(shù)y= (1≤x≤4)的圖象記為曲線C1,將C1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曲線C2,請在圖中畫出C2,并直接寫出C1平移到C2處所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C=90°,∠B=30°,以A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弧分別交AB、AC于點M和N,再分別以M、N為圓心,大于MN的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P,連結(jié)AP并延長交BC于點D,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 )
①AD是∠BAC的平分線;②∠ADC=60°;③點D在AB的垂直平分線上.
A.0B.1C.2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Rt△AOB中,AB⊥OB,且AB=OB=3,設(shè)直線截此三角形所得陰影部分的面積為S,則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的圖象為下列選項中的(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元旦放假時,小明一家三口一起乘小轎車去探望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早上從家里出發(fā),向東走了5千米到超市買東西,然后又向東走了2.5千米到爺爺家,下午從爺爺家出發(fā)向西走了10千米到姥爺家,晚上返回家里.
(1)若以小明家為原點,向東為正方向,用1個單位長度表示1千米,請將超市、爺爺家和姥爺家的位置在下面數(shù)軸上分別用點A、B、C表示出來;
(2)超市和姥爺家相距多少千米?
(3)若小轎車每千米耗油0.08升,求小明一家從出發(fā)到返回家,小轎車的耗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