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半圓O的直徑為AB,D是半圓上的一個動點(不與點A,B重合),連接BD并延長至點C,使CDBD,連接AC,過點DDEAC于點E

(1)請猜想DE與⊙O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當AB=4,BAC=45°時,求DE的長.

【答案】(1)相切;(2)

【解析】

1先證明OD為△ABC的中位線得到ODAC再利用DEAC得到ODDE,然后根據(jù)切線的判定方法可確定DE為⊙O的切線

2)作OFACF,如圖,證明四邊形ODEF為矩形得到OF=DE再證明△OA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OF=,從而得到DE的長

1DE與⊙O相切.理由如下

連接OD

CD=BD,OA=OBOD為△ABC的中位線,ODAC

DEACODDE,DE為⊙O的切線;

2)作OFACF如圖,易得四邊形ODEF為矩形,OF=DE

∵∠BAC=45°,∴△OAF為等腰直角三角形,OF=OA=,DE=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經(jīng)過點0,),3,4).

1)求拋物線的表達式及對稱軸;

2)設點關于原點的對稱點為,點是拋物線對稱軸上一動點,記拋物線在,之間的部分為圖象(包含兩點).若直線與圖象有公共點,結合函數(shù)圖像,求點縱坐標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頂點為(﹣3,﹣6)的拋物線y=ax2+bx+c經(jīng)過點(﹣1,﹣4),則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 b2>4ac

B. ax2+bx+c≥﹣6

C. 若點(﹣2,m),(﹣5,n)在拋物線上,則m>n

D. 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4的兩根為﹣5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問題:如圖(1),點E、F分別在正方形ABCD的邊BC、CD上,∠EAF=45°,試判斷BEEF、FD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發(fā)現(xiàn)證明】小聰把ABE繞點A逆時針旋轉90°ADG,從而發(fā)現(xiàn)EF=BE+FD,請你利用圖(1)證明上述結論.

【類比引申】如圖(2),四邊形ABCD中,∠BAD≠90°,AB=ADB+D=180°,點EF分別在邊BC、CD上,則當∠EAF與∠BAD滿足  關系時,仍有EF=BE+FD;請證明你的結論.

【探究應用】如圖(3),在某公園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條通道圍成四邊形ABCD.已知AB=AD=80米,∠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別有景點E、F,且AEAD,DF=401米,現(xiàn)要在E、F之間修一條筆直道路,求這條道路EF的長.(結果取整數(shù),參考數(shù)據(jù): =1.41 =1.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中,,于點,點上,過,使,連接于點,當時,下列結論:①;;

其中正確的有(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對稱軸為,圖象交x軸于A,B,交y軸于,且,直線與二次函數(shù)圖象交于M,N的右邊,交y軸于P.

求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解析式;

,且的面積為3,求k的值;

,直線ANy軸于Q,求的值或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中,∠C=90°.

(1)AC=4,BC=3,AE=,DEAC.且DE=DB,AD的長;

(2)請你用沒有刻度的直尺和圓規(guī),在線段AB上找一點F,使得點F到邊AC的距離等于FB(注: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對圖中涉及到的點的用字母進行標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小明將一張直角梯形紙片沿虛線剪開,得到矩形和三角形兩張紙片,測得,.在進行如下操作時遇到了下面的幾個問題,請你幫助解決.

(1)將的頂點移到矩形的頂點處,再將三角形繞點順時針旋轉使點落在邊上,此時,恰好經(jīng)過點(如圖),請你求出的長度;

(2)在(1)的條件下,小明先將三角形的邊和矩形邊重合,然后將沿直線向右平移,至點與重合時停止.在平移過程中,設點平移的距離為,兩紙片重疊部分面積為,求在平移的整個過程中,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當重疊部分面積為時,平移距離的值(如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O中,弦AB=CD,ABCD于點E,且AEEB,CEED,連結AO,DOBD

(1)求證:EB=ED

(2)若AO=6,求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