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菱形ABCD的邊長為12cm,∠B=60°,從初始時刻開始,點P、Q同時從A點出發(fā),點P以2cm/秒的速度沿A→C→B的方向運動,點Q以4cm/秒的速度沿A→B→C→D的方向運動,當Q點運動點D點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shè)P、Q運動的時間為x秒時,解答下列問題:
(1)點P、Q從出發(fā)到相遇所用時間是
 
秒;
(2)點P、Q從開始運動到停止的過程中,當△APQ是等邊三角形時,請求此時x的值是多少秒?
考點:菱形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
專題:動點型
分析:(1)菱形ABCD的邊長為12厘米,∠B=60°,則易證△ABC是等邊三角形,邊長是12厘米.點P、Q從出發(fā)到相遇,即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是36cm.設(shè)從出發(fā)到相遇所用的時間是x秒.列方程就可以求出時間.
(2)當P在AC上,Q在AB上時,AP≠AQ,則一定不是等邊三角形,當△APQ是等邊三角形時,Q一定在邊CD上,P一定在邊CB上,若△APQ是等邊三角形,則CP=DQ,根據(jù)這個相等關(guān)系,就可以得到一個關(guān)于x的方程,就可以得到x的值.
解答:解:(1)∵四邊形ABCD是菱形,
∴AB=BC=12cm,
又∵∠B=60°,
∴△ABC是等邊三角形,
設(shè)點P,Q從出發(fā)到相遇所用的時間是x秒.
根據(jù)題意得:2x+4x=12×3,
解得x=6.
即點P、Q從出發(fā)到相遇所用時間是6秒;
故答案為:6;

(2)若△APQ是等邊三角形,
此時點P在BC上,點Q在CD上,且△ADQ≌△ACP,
則CP=DQ,
即2x-12=36-4x,
解得x=8.
點評:此題考查了菱形的性質(zhì)以及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掌握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與方程思想的應(yīng)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CDB=90°,CB平分∠ACD,若AC=13,BC=12,則BD的長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化簡:
18
-
3
+
6
3
+(
3
-2)0-
(1-
8
)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先化簡(
1
x
-
1
x+1
)-
x
x2+2x+1
(x+1)2-(x-1)2
,再求值:其中x=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
24
-
1
2
)-(
1
8
+
6
);
(2)2
12
×
3
4
÷5
2
;
(3)(2
3
+3
2
)(2
3
-3
2
);
(4)(2
48
+3
27
)÷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用適當方法解下列方程(組):
(1)4x2-16=0;             
(2)
5x+2y=8
3x-y=7
;
(3)
3x+2y=5
2x+5y=7
;                 
(4)
y=3x-7
2x-y+3z=7
3x+y-z=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對應(yīng)的二次函數(shù)為y=a(x+10)(x+5),它與x軸交于A、B兩點(A在B的左側(cè)),與y軸交于C點,點D是以B為圓心、5為半徑的圓周上位于第二象限內(nèi)的動點,直線AD與y軸交于點E,設(shè)E(0,2t).
(1)在拋物線對稱軸上分別求滿足下列條件的點的坐標(用t表示):
①求點P使APBE的周長最。
②求點Q使QE-QB的值最大;
(2)若直線與CD與⊙B相切,試用t表示a;
(3)在(1)、(2)的條件下,若6≤OD≤8,求ACPB面積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人共同解方程組
 ax+5y=15,①  
4x-by=-2.②
,由于甲看錯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組的解為
x=-3
y=-1
;乙看錯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組的解為x=5,y=4.試計算a2014+(-
1
10
b)2013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若a、b是關(guān)于x的方程x2+x+m=0的兩個實數(shù)根,則代數(shù)式(a-b)2的值為
 
(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