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如圖1,自點P向BC引垂線,垂足為M,則PM∥DC,
∴
.
∵DC=AB=3,BC=4,
∴BD=
=5.
當(dāng)P,Q運動t秒后,
DP=BQ=1•t=t,BP=5-t.
∴PM=
.
∴S
△PBQ=
•BQ•PM=
•t•
=-
(t-
)
2+
.
∵0<t≤4,
∴當(dāng)t=
時,S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
.
(2)若△BPQ是等腰三角形.
①如圖2,當(dāng)PB=PQ時,自點P向BC引垂線,垂足為M,則有BM=MQ.
方法一:
由△BMP∽△BCD,得
,
∴BM=
.
∴
,
解得
.
方法二:
在Rt△BMP中,BP=5-t,BM=
,cos∠DBC=
.
∴
,
解得t=
.
②當(dāng)BQ=BP時,有t=5-t,解得t=
.
③如圖3,當(dāng)BQ=PQ時,自點Q向BD引垂線,垂足為N.
由Rt△BNQ∽Rt△BCD,
得
.
∴
,
解得t=
.
(3)不能.
若△PBQ為等邊三角形,則BQ=BP=PQ.
由(2)②,知當(dāng)BQ=BP時,t=
.
由(2)①,知當(dāng)BP=PQ時,
.
∴BQ=BP與BP=PQ不能同時成立,∴△PBQ不可能為等邊三角形.
分析:(1)△BPQ中,可根據(jù)Q的速度用時間t表示出底邊BQ的長,而BQ邊上的高,可用BP•sinPBQ來表示,根據(jù)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求出S、t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根據(jù)函數(shù)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S的最大值.
(2)本題要分情況討論:
①PB=BQ,可用t表示出BP,BQ的長,即可根據(jù)題設(shè)的等量關(guān)系求出t的值.
②PQ=BQ,過P作BD的垂線,設(shè)垂足為N,那么BN=
,然后在直角三角形BQN中,用BN的長和∠DBC的正弦值表示出BN聯(lián)立前面BN的表達(dá)式即可求出t的值.
③PB=PQ,過P作PM⊥BQ與M,解法同②類似.
(3)如果三角形BPQ為等邊三角形,必為(2)題三種條件中的一種,然后按(2)的條件判斷三邊是否相等即可.
(其實本題可直接得出△PBQ不是等邊三角形,因為∠PBQ不可能是60°).
點評:本題是點的運動型問題,考查了矩形的性質(zhì)、二次函數(shù)的應(yīng)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識點.
(2)題在不確定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邊的情況下要分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