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義烏)如圖,以線段AB為直徑的⊙O交線段AC于點E,點M是的中點,OM交AC于點D,∠BOE=60°,cosC=,BC=2
(1)求∠A的度數(shù);
(2)求證:BC是⊙O的切線;
(3)求MD的長度.
【答案】分析:(1)根據(jù)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即可得出∠A的度數(shù).
(2)要證BC是⊙O的切線,只要證明AB⊥BC即可.
(3)根據(jù)切線的性質(zhì),運用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求出MD的長度.
解答:(1)解:∵∠BOE=60°,
∴∠A=∠BOE=30°.(2分)

(2)證明:在△ABC中,∵cosC=
∴∠C=60°.(1分)
又∵∠A=30°,
∴∠ABC=90°,
∴AB⊥BC.(2分)
∴BC是⊙O的切線.(3分)

(3)解:∵點M是的中點,
∴OM⊥AE.(1分)
在Rt△ABC中,∵BC=2,
∴AB=BC•tan60°=2×=6.(2分)
∴OA==3,
∴OD=OA=,
∴MD=.(3分)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切線的判定.要證某線是圓的切線,已知此線過圓上某點,連接圓心與這點(即為半徑),再證垂直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3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二次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shè)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shè)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shè)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6)(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1,已知梯形OABC,拋物線分別過點O(0,0)、A(2,0)、B(6,3).
(1)直接寫出拋物線的對稱軸、解析式及頂點M的坐標;
(2)將圖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邊所在的直線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向上平移,分別交拋物線于點O1、A1、C1、B1,得到如圖2的梯形O1A1B1C1.設(shè)梯形O1A1B1C1的面積為S,A1、B1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用含S的代數(shù)式表示x2-x1,并求出當S=36時點A1的坐標;
(3)在圖1中,設(shè)點D坐標為(1,3),動點P從點B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著線段BC運動,動點Q從點D出發(fā),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著線段DM運動.P、Q兩點同時出發(fā),當點Q到達點M時,P、Q兩點同時停止運動.設(shè)P、Q兩點的運動時間為t,是否存在某一時刻t,使得直線PQ、直線AB、x軸圍成的三角形與直線PQ、直線AB、拋物線的對稱軸圍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請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0年浙江省義烏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10•義烏)如圖,一次函數(shù)y=kx+2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y=的圖象交于點P,點P在第一象限.PA⊥x軸于點A,PB⊥y軸于點B.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分別交x軸、y軸于點C、D,且S△PBD=4,=
(1)求點D的坐標;
(2)求一次函數(shù)與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根據(jù)圖象寫出當x>0時,一次函數(shù)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的值的x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