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與x軸交于A(1,0)、C兩點(點C在點A的左側),與y軸交于點B,且拋物線的頂點坐標為(-1.5,3.125),以AB為直徑的⊙M經(jīng)過原點O.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連接BC,判定BC與⊙M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3)已知點P是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且在B、C兩點之間,問當點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PBC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此時點P的坐標和△PBC的最大面積.

分析 (1)根據(jù)函數(shù)值相等的兩點關于對稱軸對稱,可得C點坐標,根據(jù)待定系數(shù)法,可得函數(shù)解析式;
(2)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可得∠1與∠3的關系,根據(jù)余角的性質(zhì),可得∠1與∠2的關系,根據(jù)切線的判定,可得答案;
(3)根據(jù)平行于y軸的直線上兩點間的距離是較大的縱坐標減較小的縱坐標,可得PD的長,根據(jù)面積的和差,可得二次函數(shù),根據(jù)二次函數(shù)的性質(zhì),可得答案.

解答 解:(1)由拋物線的頂點坐標為(-1.5,3.125),得
對稱軸為x=-$\frac{3}{2}$.
由A、C關于對稱軸對稱,得
C點坐標是(-4,0).
設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ax2+bx+c,將A、B及頂點的坐標代入,得
$\left\{\begin{array}{l}{\frac{9}{4}a-\frac{3}{2}b+c=\frac{25}{8}}\\{16a-4b+c=0}\\{a+b+c=0}\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a=-\frac{1}{2}}\\{b=-\frac{3}{2}}\\{c=2}\end{array}\right.$,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frac{1}{2}$x2-$\frac{3}{2}$x+2;
(2)BC與⊙M相切,理由如下:
如圖1:,
$\frac{OC}{OB}$=$\frac{4}{2}$=2,$\frac{OB}{OA}$=$\frac{2}{1}$=2,
∴$\frac{OC}{OB}$=$\frac{OB}{OA}$,
∵∠BOC=∠AOB=90°,
∴△OBC∽△OAB,
∴∠1=∠3.
∵∠2+∠3=90°,
∴∠1+∠2=90°.
∴BC⊥BA.
∵BC經(jīng)過半徑的外端,
∴BC與⊙M相切.
(3)如圖2:,
BC的解析式為y=$\frac{1}{2}$x+2,設D(m,$\frac{1}{2}$m+2),P在拋物線上,設P(m,-$\frac{1}{2}$m2-$\frac{3}{2}$m+2).
PD的長為-$\frac{1}{2}$m2-$\frac{3}{2}$m+2-($\frac{1}{2}$m+2)=-$\frac{1}{2}$m2-2m=-$\frac{1}{2}$(m+2)2+2;
S△PBC=S△PDC+S△PDB
=$\frac{1}{2}$PD•CE+$\frac{1}{2}$PD•OE
=$\frac{1}{2}$PD•OC
=$\frac{1}{2}$×|-4|×[-$\frac{1}{2}$(m+2)2+2]
當m=-2時,S△PBC最大=4,
當m=-2時,-$\frac{1}{2}$m2-$\frac{3}{2}$m+2=3,即P(-2,3),
當P運動到(-2,3)時,S△PBC最大=4.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綜合題,利用函數(shù)值相等的兩點關于對稱軸對稱得出C點坐標是解題關鍵;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得出∠1與∠3的關系是解題關鍵,又利用了余角的性質(zhì),切線的判定;利用三角形的面積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數(shù)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打開電視機正在播放廣告
B.投擲一枚質(zhì)地均勻的硬幣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數(shù)為50次
C.任意一個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實數(shù)根
D.在平面上任意畫一個三角形,其內(nèi)角和是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小明在大樓的東側A處發(fā)現(xiàn)正前方仰角為75°的方向上有一熱氣球在C處,此時,小亮在大樓的西側B處也測得氣球在其正前方仰角為30°的位置上,已知AB的距離為60米,試求此時小明、小亮兩人與氣球的距離AC和BC.(結果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1)分解因式:9a2(x-y)+4b2(y-x)
(2)化簡:$\frac{{a}^{2}-^{2}}{a-b}$÷(2+$\frac{{a}^{2}+^{2}}{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1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B=90°.動點P從點B出發(fā),沿梯形的邊由B→C→D→A運動.設點P運動的路程為x,△ABP的面積為y.把y看作x的函數(shù),函數(shù)的圖象如圖2所示,試求當0≤x≤14時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xOy,二次函數(shù)y=ax2-2ax+3的圖象與x軸分別交于點A、B,與y軸交于點C,AB=4,動點P從B點出發(fā),沿x軸負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移動.過P點作PQ垂直于直線BC,垂足為Q.設P點移動的時間為t秒(t>0),△BPQ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
(1)求這個二次函數(shù)的關系式;
(2)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將△BPQ繞點P逆時針旋轉90°,當旋轉后的△BPQ與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有公共點時,求t的取值范圍(直接寫出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據(jù)資料顯示我國西部山區(qū)貧困中小學生上學的費用,小學生平均每年支出約600元(按6年計),初中生平均每年支出約800元(按3年計).
(1)中東部地區(qū)“先進”市2005年小學、中學、高中學生共計約7.2萬人,若平均每2人每周從零花錢中節(jié)約1元錢(一年按52周計算),用來幫助西部山區(qū)貧困中小學生讀完一至九年級,可以幫助多少人?
(2)到2007年,“先進”市小學、中學、高中學生的總數(shù)降為5.832萬人,而平均每人每周從零花錢中節(jié)約的錢將翻兩番(原來的4倍).2007年,由于國家對西部山區(qū)小學初中生采取免除學雜費和書本費的政策,因此使得他們上學支出的費用減少.以2005年為基礎計算,他們上學支出費用平均每年降低的百分數(shù)將比“先進”市小學、中學、高中學生總人數(shù)平均每年降低的百分比還多1個百分比(1%).請算一算:2007年“先進”市小學、中學、高中學生從零花錢中節(jié)約出來的錢,用來幫助西部山區(qū)貧困中小學生讀完一至九年級,可以達到多少人?(結果保留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平面直標坐標系中,點P(-3,-5)關于y軸對稱點的坐標為( 。
A.(-3,-5)B.(3,5)C.(3,-5)D.(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ABC中,AB=AC=26,BC=20,AD是BC邊上的中線,AD=24,F(xiàn)是AD上的動點,E是AC邊上的動點,則CF+EF的最小值為$\frac{240}{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