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如圖,PA、PC分別是△ABC外角∠MAC與∠NCA的平分線,并交于點P,PD⊥BM于點D,PF⊥BN于點F,求證:BP是∠MBN的平分線.
分析:過點P作PE⊥AC于點E,已知AP平分∠MAC,PD⊥BM,根據(jù)角平分線上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得到DP=EP,同理可得PE=PF,從而可推出PD=PF,則點P在∠MBN的角平分線上,即PB平分∠MBN.
解答:解:過點P作PE⊥AC于點E.
在△APD和△APE中,
∵AP平分∠MAC,PD⊥BM,
∴DP=EP(角平分線的性質).
同理PE=PF.
∴PD=PF,
∴P在∠MBN的角平分線上,
∴PB平分∠MBN.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三角形的角平分線的性質及三角形外角性質的綜合運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如圖,直線y=kx+8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A、B兩點,O為坐標原點,A點的坐標為(4,0).
(1)求k的值;
(2)若P為y軸(B點除外)上的一點,過P作PC⊥y軸交直線AB于C.設線段PC的長為l,點P的坐標為(0,m).
①如果點P在線段BO(B點除外)上移動,求l與m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m的取值范圍;
②如果點P在射線BO(B、O兩點除外)上移動,連接PA,則△APC的面積S也隨之發(fā)生變化.請你在面積S的整個變化過程中,求當m為何值時,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類比學習:
我們已經知道,頂點在圓上,且角的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周角,如圖1,∠APB就是圓周角,弧AB是∠APB所夾的弧.
類似的,我們可以把頂點在圓外,且角的兩邊都和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外角,如圖2,∠APB就是圓外角,弧AB和弧CD是∠APB所夾的弧,
新知探索:
圖(2)中,弧AB和弧CD度數(shù)分別為80°和30°,∠APB=
25
25
°,
歸納總結:
(1)圓周角的度數(shù)等于它所夾的弧的度數(shù)的一半;
(2)圓外角的度數(shù)等于
所夾兩弧的度數(shù)差的一半
所夾兩弧的度數(shù)差的一半

新知應用:
直線y=-x+m與直線y=-
3
3
x+2相交于y軸上的點C,與x軸分別交于點A、B.經過A、B、C三點作⊙E,點P是第一象限內⊙E外的一動點,且點P與圓心E在直線AC的同一側,直線PA、PC分別交⊙E于點M、N,
設∠APC=θ.
①求A點坐標;         ②求⊙E的直徑;
③連接MN,求線段MN的長度(可用含θ的三角函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998•廣東)如圖,PA、PB是⊙O的兩條切線,其切點分別為A、B,PO交AB于點D,PO的延長線交⊙O于點C,根據(jù)圖形給出下面四個結論:①∠PAB=∠PCA;②PA2=PD•PC;③∠PAB=∠PBA;④∠AOD=2∠ACO.
其中錯誤的結論的個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數(shù)學教研室 題型:044

已知:如圖,PA,PB分別與⊙O相切于A,B,

PC∶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013

如圖:PA、PC分別切⊙O于A、C兩點,∠APC=120°,則圓周角∠ABC的度數(shù)是

[    ]

A.60°        B.30°       C.15°       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