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a與線段b的距離.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點.
(1)根據(jù)上述定義,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長)是______;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長)為______
【答案】分析:(1)理解新定義,按照新定義的要求求出兩個距離值;
(2)如答圖2所示,當點B落在⊙A上時,m的取值范圍為2≤m≤6:
當4≤m≤6,顯然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等于⊙A半徑,即d=2;
當2≤m<4時,作BN⊥x軸于點N,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等于BN長;
(3)①在準確理解點M運動軌跡的基礎上,畫出草圖,如答圖3所示.由圖形可以直觀求出封閉圖形的周長;
②如答圖4所示,符合題意的相似三角形有三個,需要進行分類討論,分別利用點的坐標關系以及相似三角形比例線段關系求出m的值.
解答:解:(1)當m=2,n=2時,
如題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長)=2;
當m=5,n=2時,
B點坐標為(5,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為線段AB的長,
如答圖1,過點B作BN⊥x軸于點N,則AN=1,BN=2,
在Rt△ABN中,由勾股定理得:AB===

(2)如答圖2所示,當點B落在⊙A上時,m的取值范圍為2≤m≤6:
當4≤m≤6,顯然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等于⊙A半徑,即d=2;
當2≤m<4時,作BN⊥x軸于點N,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等于BN長,
ON=m,AN=OA-ON=4-m,在Rt△ABN中,由勾股定理得:
∴d===

(3)①依題意畫出圖形,點M的運動軌跡如答圖3中粗體實線所示:
由圖可見,封閉圖形由上下兩段長度為8的線段,以及左右兩側半徑為2的半圓所組成,
其周長為:2×8+2×π×2=16+4π,
∴點M隨線段BC運動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周長為:16+4π.
②結論:存在.
∵m≥0,n≥0,∴點M位于第一象限.
∵A(4,0),D(0,2),∴OA=2OD.
如答圖4所示,相似三角形有三種情形:
(I)△AM1H1,此時點M縱坐標為2,點H在A點左側.
如圖,OH1=m+2,M1H1=2,AH1=OA-OH1=2-m,
由相似關系可知,M1H1=2AH1,即2=2(2-m),
∴m=1;
(II)△AM2H2,此時點M縱坐標為2,點H在A點右側.
如圖,OH2=m+2,M2H2=2,AH2=OH2-OA=m-2,
由相似關系可知,M2H2=2AH2,即2=2(m-2),
∴m=3;
(III)△AM3H3,此時點B落在⊙A上.
如圖,OH3=m+2,AH3=OH3-OA=m-2,
過點B作BN⊥x軸于點N,則BN=M3H3=n,AN=m-4,
由相似關系可知,AH3=2M3H3,即m-2=2n  (1)
在Rt△ABN中,由勾股定理得:22=(m-4)2+n2  (2)
由(1)、(2)式解得:m1=,m2=2,
當m=2時,點M與點A橫坐標相同,點H與點A重合,故舍去,
∴m=
綜上所述,存在m的值使以A、M、H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D相似,m的取值為:1、3或
點評:本題是以圓為基礎的運動型壓軸題,綜合考查了圓的相關性質、相似三角形、點的坐標、勾股定理、解方程等重要知識點,難度較大.本題涉及動線與動點,運動過程比較復雜,準確理解運動過程是解決本題的關鍵.第(3)①問中,關鍵是畫出點M運動軌跡的圖形,結合圖形求解一目了然;第(3)②問中,注意分類討論思想的運用,避免漏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臺州)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的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a與線段b的距離.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點.
(1)根據(jù)上述定義,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
2
2
;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為
5
5
;
(2)如圖3,若點B落在圓心為A,半徑為2的圓上,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記為d,求d關于m的函數(shù)解析式.
(3)當m的值變化時,動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始終為2,線段BC的中點為M,
①求出點M隨線段BC運動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周長;
②點D的坐標為(0,2),m≥0,n≥0,作MH⊥x軸,垂足為H,是否存在m的值使以A、M、H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D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東城區(qū)二模)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a與線段b的距離.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四點.
(1)根據(jù)上述定義,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
2
2

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
5
5

(2)如圖3,若點B落在圓心為A,半徑為2的圓上,求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d.
(3)當m的值變化時,動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始終為2,若線段BC的中點為M,直接寫出點M隨線段BC運動所形成的圖形的周長
16+4π
16+4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a與線段b的距離.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系中四點.根據(jù)上述定義,

(1)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
2
2
,
(2)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的長)為
5
5

(3)如圖3,若點B落在圓心為A,半徑為2的圓上,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記為d,求d關于m的函數(shù)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浙江臺州卷)數(shù)學(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與線段的距離.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系中四點.
(1)根據(jù)上述定義,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_____,
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的長)為______

(2)如圖3,若點B落在圓心為A,半徑為2的圓上,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記為d,求d關于m的函數(shù)解析式.
(3)當m的值變化時,動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始終為2,線段BC的中點為M.
①求出點M隨線段BC運動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周長;
②點D的坐標為(0,2),m≥0,n≥0,作MH⊥x軸,垂足為H,是否存在m的值,使以A、M、H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D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浙江臺州卷)數(shù)學(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定義:P、Q分別是兩條線段a和b上任意一點,線段PQ長度的最小值叫做線段與線段的距離.

已知O(0,0),A(4,0),B(m,n),C(m+4,n)是平面直角系中四點.

(1)根據(jù)上述定義,當m=2,n=2時,如圖1,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是_____,

當m=5,n=2時,如圖2,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即線段AB的長)為______

 (2)如圖3,若點B落在圓心為A,半徑為2的圓上,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記為d,求d關于m的函數(shù)解析式.

(3)當m的值變化時,動線段BC與線段OA的距離始終為2,線段BC的中點為M.

①求出點M隨線段BC運動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周長;

②點D的坐標為(0,2),m≥0,n≥0,作MH⊥x軸,垂足為H,是否存在m的值,使以A、M、H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OD相似,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