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P是正三角形ABC內(nèi)的一點,且PA=6,PB=8,PC=10,若將PA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后得到P′AB.

(1)求點P與點P′之間的距離;

(2)求∠APB的大。

【答案】(1)6;(2)150°

【解析】試題分析:先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AB=AC,∠BAC=60°,再利用旋轉(zhuǎn)的性質(zhì)得∠P′AP=∠BAC=60°,AP′=APBP′=CP=13,于是可判斷△AP′P為等邊三角形,得到PP′=AP=5,∠APP′=60°,接著根據(j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證明△BPP′為直角三角形,且∠BPP′=90°,然后利用∠APB=∠APP′+∠BPP′求出∠APB的度數(shù).

試題解析:∵△ABC為等邊三角形,∴AB=AC∠BAC=60°,

∵△PA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后,得到△P′AB,

∴∠P′AP=∠BAC=60°AP′=AP,BP′=CP=13

∴△AP′P為等邊三角形,

∴PP′=AP=5,∠APP′=60°,

△BPP′中,∵PP′=5,BP=12BP′=13,

∴PP′2+BP2=BP′2

∴△BPP′為直角三角形,∠BPP′=90°

∴∠APB=∠APP′+∠BPP′=60°+90°=150°

答:點P與點P′之間的距離為5,∠APB的度數(shù)為15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二次函數(shù)y=x2-2x-3.

1)求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坐標,與x軸和y軸的交點坐標,并畫出函數(shù)的大致圖象;

2)根據(jù)圖象直接回答:當x滿足 時,y0;當-1x2時,y的范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D中,AEBD于點E,CFBD于點F

1)求證:BF=DE

2)如果∠ABC=75°, DBC=30°,BC=2,求B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直角坐標系中,點為定點,A2,-3),B4,-3),定直線,上一動點,AB的距離為6,,分別為,的中點,對下列各值:①線段的長度始終為1;②的周長固定不變;③的面積固定不變;④若存在點Q使得四邊形APBQ是平行四邊形,則Q所在的直線的距離必為9;其中說法正確的是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的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A(-2,3)、B(-6,0)、C(-1,0).

(1)請直接寫出點A關(guān)于原點O對稱的點的坐標;

(2)將△ABC繞坐標原點O逆時針旋轉(zhuǎn)90°,畫出圖形,寫出點B的對應(yīng)點的坐標;

(3)請直接寫出:以A、B、C為頂點的平行四邊形的第四個頂點D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將ABC向右平移6個單位長度,再向下平移6個單位長度得到A1B1C1(圖中每個小方格邊長均為1個單位長度)

(1)在圖中畫出平移后的A1B1C1;

(2)直接寫出A1B1C1各頂點的坐標.

; ; ;

3)求出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解不等式;

2)求不等式的正整數(shù)解;

3)解不等式組;

4)解不等式組,并把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過⊙O外一點P作⊙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A、B,點M是劣弧AB上的任一點,過M作⊙0的切線分別交PA、PB于點C、D,過圓心O且垂直于OP的直線與PA、PB分別交于點E、F,那么的值為(  )

A. B. C. 1 D.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在原點O,經(jīng)過點A(1, );點F(0,1)在y軸上.直線y=﹣1與y軸交于點H.

(1)求二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點P是(1)中圖象上的點,且在y軸的右側(cè)。過點P作x軸的垂線與直線y=﹣1交于點M,求證:FM平分∠OFP;

(3)當△FPM是等邊三角形時,求P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