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已知:如圖,點A在y軸上,⊙A與x軸交于B、C兩點,與y軸交于點D(0,3)和點E(0,-1)
(1)求經過B、E、C三點的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2)若經過第一、二、三象限的一動直線切⊙A于點P(s,t),與x軸交于點M,連接PA并延長與⊙A交于點Q,設Q點的縱坐標為y,求y關于t的函數關系式,并觀察圖形寫出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3)在(2)的條件下,當y=0時,求切線PM的解析式,并借助函數圖象,求出(1)中拋物線在切線PM下方的點的橫坐標x的取值范圍.

【答案】分析:(1)已知點D(0,3)和點E(0,-1),可以得到圓的直徑,連接AC,根據垂徑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OB,OE,OC的長度,得到三點的坐標,根據待定系數法就可以求出二次函數的解析式.
(2)過點P作PF⊥y軸于F,過點Q作QN⊥y軸于N,易證△PFA≌△QNA,則FA=NA,即|t-1|=|1-y|,即可得到函數解析式.
(3)當y=0時,Q點與C點重合,連接PB,由PC為⊙A的直徑可以得到PB⊥x軸,就可以求出P點的坐標.求出直線PM的解析式,求出切線PM與拋物線y=x2-1交點坐標,橫坐標x的范圍就在兩個交點之間.
解答:解:(1)解法一:連接AC
∵DE為⊙A的直徑,DE⊥BC
∴BO=CO
∵D(0,3),E(0,-1)
∴DE=|3-(-1)|=4,OE=1
∴AO=1,AC=DE=2
在Rt△AOC中,AC2=AO2+OC2
∴OC=
∴C(,0),B(,0)
設經過B、E、C三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則-1=a(0-)(0+
解得a=
∴y=(x-)(x+)=x2-1(2分).
解法二:∵DE為⊙A的直徑,DE⊥BC
∴BO=CO
∴OC2=OD•OE
∵D(0,3),E(0,-1)
∴DO=3,OE=1
∴OC2=3×1=3
∴OC=
∴C(,0),B(-,0)
以下同解法一;

(2)解法一:過點P作PF⊥y軸于F,過點Q作QN⊥y軸于N
∴∠PFA=∠QNA=90°,F(xiàn)點的縱坐標為t
N點的縱坐標為y
∵∠PAF=∠QAN,PA=QA
∴△PFA≌△QNA
∴FA=NA
∵AO=1
∴A(0,1)
∴|t-1|=|1-y|
∵動切線PM經過第一、二、三象限
觀察圖形可得1<t<3,-1<y<1.
∴t-1=1-y.
即y=-t+2.
∴y關于t的函數關系式為y=-t+2(1<t<3)(5分)
解法二:(i)當經過一、二、三象限的切線PM運動到使得Q點與C點重合時,y=0
連接PB
∵PC是直徑
∴∠PBC=90°
∴PB⊥x軸,
∴PB=t.
∵PA=AC,BO=OC,AO=1,
∴PB=2AO=2,
∴t=2.
即t=2時,y=0.
(ii)當經過一、二、三象限的切線
PM運動使得Q點在x軸上方時,y>0
觀察圖形可得1<t<2
過P作PS⊥x軸于S,過Q作QT⊥x軸于T

則PS∥AO∥QT
∵點A為線段PQ的中點
∴點O為線段ST的中點
∴AO為梯形QTSP的中位線
∴AO=
∴1=
∴y=-t+2.
∴y=-t+2(1<t<2).
(iii)當經過一、二、三象限的切線PM運動使得Q點在x軸下方時,y<0,觀察圖形可得2<t<3
過P作PS⊥x軸于S,過Q作QT⊥x軸于T,設PQ交x軸于R
則QT∥PS
∴△QRT∽△PRS

設AR=m,則&&(1)
又∵AO⊥x軸,
∴AO∥PS
∴△ROA∽△RSP

&&(2)
由(1)、(2)得y=-t+2
∴y=-t+2(2<t<3)
綜上所述:y與t的函數關系式為y=-t+2(1<t<3)(5分)

(3)解法一:當y=0時,Q點與C點重合,連接PB
∵PC為⊙A的直徑
∴∠PBC=90°
即PB⊥x軸
∴s=-
將y=0代入y=-t+2(1<t<3),得0=-t+2
∴t=2∴P(-,2)
設切線PM與y軸交于點I,則AP⊥PI
∴∠API=9
在△API與△AOC中
∵∠API=∠AOC=90°,∠PAI=∠OAC
∴△API∽△AOC

∴I點坐標為(0,5)
設切線PM的解析式為y=kx+5(k≠0),
∵P點的坐標為
∴2=-3 k+5.
解得k=,
∴切線PM的解析式為y=x+5(7分)
設切線PM與拋物線y=x2-1交于G、H兩點

可得x1=
因此,G、H的橫坐標分別為
根據圖象可得拋物線在切線PM下方的點的橫坐標x的取值范圍是(9分)
解法二:同(3)解法一
可得P(-,2)
∵直線PM為⊙A的切線,PC為⊙A的直徑
∴PC⊥PM
在Rt△CPM與Rt△CBP中
cos∠PCM=
∵CB=2,PC=4
∴CM=
設M點的坐標為(m,0),
則CM=-m=
∴m=-
即M(-,0).
設切線PM的解析式為y=kx+b(k≠0),
k+b2=-k+b.
解得
∴切線PM的解析式為y=x+5(7分)
以下同解法一.
點評:本題是圓與函數相結合的題目,主要考查了垂徑定理以及勾股定理.待定系數法求函數的解析式,是一個比較難的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1998•南京)已知:如圖,點P在∠AOB的邊OA上.
(1)作圖(保留作圖痕跡)
①作∠AOB的平分線OM;
②以P為頂點,作∠APQ=∠AOB,PQ交OM于點C;
③過點C作CD⊥OB,垂足為點D.
(2)當∠AOB=30°時,求證:PC=2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點C在BE上,AB∥ED,AB=CE,BC=ED.
求證:∠AC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點D在AB上,點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點O,AB=AC,∠B=∠C.求證:BD=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如圖,點F在AB上,點E在CD上,AE、DF分別交BC于H、G,∠A=∠D,∠FGB+∠EHG=180°,問AB與CD有怎樣的位置關系?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1)已知:如圖,點C在線段AB上,AC=18cm,BC=6cm,點M、N分別是AC、BC的中點,求MN的長;
(2)把(1)中的“點C在線段AB上”改為“點C在直線AB上”,其它條件不變,則MN的長是多少?請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