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Rt△ABC中,∠C=90°,∠ABC=30°,AC=2,△ABC繞點C順時針旋轉(zhuǎn)得△A1B1C,當A1落在AB邊上時,連接B1B,取BB1的中點D,連接A1D,則A1D的長度是( )
A.
B.2
C.3
D.2
【答案】A
【解析】解:∵∠ACB=90°,∠ABC=30°,AC=2,
∴∠A=90°﹣∠ABC=60°,AB=4,BC=2 ,
∵CA=CA1,
∴△ACA1是等邊三角形,AA1=AC=BA1=2,
∴∠BCB1=∠ACA1=60°,
∵CB=CB1,
∴△BCB1是等邊三角形,
∴BB1=2 ,BA1=2,∠A1BB1=90°,
∴BD=DB1= ,
∴A1D= = .
所以答案是:A.
【考點精析】通過靈活運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概念,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于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即可以解答此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定義:如果兩條線段將一個三角形分成3個等腰三角形,我們把這兩條線段叫做這個三角形的三分線.如圖1中的BD和CE就是兩條三分線.
(1)請你在圖2中畫出頂角為45°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分線,并標注每個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度數(shù)(畫出一種即可);
(2)△ABC中,∠B=30°,AD和DE是△ABC的三分線,點D在BC邊上,點E在AC邊上,且AD=BD,DE=CE,請在圖3上畫出示意圖;
(3)在(2)的前提下,設(shè)∠C=x°,試求出x所有可能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二次函數(shù)y=ax2+bx+c圖象的一部分,圖象過點A(﹣5,0),對稱軸為直線x=﹣2,給出四個結(jié)論:①b2>4ac;②4a+b=0;③函數(shù)圖象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2,0);④若點(﹣4,y1)、(﹣1,y2)為函數(shù)圖象上的兩點,則y1<y2 . 其中正確結(jié)論是( )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畫圖并填空:如圖,方格紙中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都為1.在方格紙內(nèi)將△ABC經(jīng)過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圖中標出了點B的對應點B′.
(1)在給定方格紙中畫出平移后的△A′B′C′;
(2)畫出BC邊上的高線AE;
(3)利用網(wǎng)格點和三角板畫圖或計算:△A′B′C′的面積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慧同學在計算122和892時,借助計算器探究“兩位數(shù)的平方”有否簡捷的計算方法.她經(jīng)過探索并用計算器驗證,再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得出“兩位數(shù)的平方”可用“豎式計算法”進行計算,如:
其中第一行的“01”和“04”分別是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的平方,各占兩個位置,其結(jié)果不夠兩位的就在“十位”位置上放上“0”,再把它們并排 排列;第二行的“04”為十位數(shù)與個位數(shù)積的2倍,占兩個位置,其結(jié)果不夠兩位的就在“十位”位置上放上“0”,再把它們按上面的豎式相加就得到了12 2 =144.其中第一行的“64”和“81”分別是十位數(shù)和個位數(shù)的平方,各占兩個位置,再把它們并排排列;第二行的“144”為十位數(shù)與個位數(shù)積的2倍,再把它們按上面的豎式相加就得到了892 =7921.
①請你用上述方法計算752 和682(寫出“豎式計算”過程)
②請你用數(shù)學知識解釋這種“兩位數(shù)平方的豎式計算法”合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等腰Rt△ABC中,BA=BC,∠ABC=90°,點D在AC上,將△ABD繞點B沿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90°后,得到△CBE.
(1)求∠DCE的度數(shù);
(2)若AB=4,CD=3AD,求D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后填空:某家燈具廠為了比較甲、乙兩種燈的使用壽命,各抽出8支做試驗,結(jié)果如下(單位:小時).
甲:457,438,460,443,464,459,444,451;
乙:466,455,467,439,459,452,464,438.
試說明哪種燈的使用壽命長?哪種燈的質(zhì)量比較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完成下面的證明過程:
如圖所示,直線AD與AB,CD分別相交于點A,D,與EC,BF分別相交于點H,G,已知∠1=∠2,∠B=∠C.
求證:∠A=∠D.
證明:∵∠1=∠2,(已知)∠2=∠AGB( )
∴∠1= ( )
∴EC∥BF( )
∴∠B=∠AEC( )
又∵∠B=∠C(已知)
∴∠AEC= ( )
∴ ( )
∴∠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