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冬與小夏是某中學籃球隊的隊員,在最近五場球賽中的得分如下表所示:
第一場 | 第二場 | 第三場 | 第四場 | 第五場 | |
小冬 | 10 | 13 | 9 | 8 | 10 |
小夏 | 12 | 2 | 13 | 21 | 2 |
(1)根據(jù)上表所給的數(shù)據(jù),填寫下表:
平均數(shù) | 中位數(shù) | 眾數(shù) | 方差 | |
小冬 | 10 | 10 | 2.8 | |
小夏 | 10 | 12 | 32.4 |
(2)根據(jù)以上信息,若教練選擇小冬參加下一場比賽,教練的理由是什么?
(3)若小冬的下一場球賽得分是11分,則在小冬得分的四個統(tǒng)計量中(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眾數(shù)與方差)哪些發(fā)生了改變,改變后是變大還是變。浚ㄖ灰卮鹗“變大”或“變小”)
()
【答案】(1)中位數(shù)為10;眾數(shù)為2;(2)小冬的得分穩(wěn)定,能正常發(fā)揮;(3)平均數(shù)變大,方差變小
【解析】
(1)將小冬的成績按照從大到小重新排列即可得到中位數(shù),小夏的成績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數(shù)即是眾數(shù);
(2)根據(jù)表格分析小冬與小夏的各項成績,即可得到答案;
(3)變化的應是平均數(shù)和方差,原來的平均數(shù)是10,增加得分11后平均數(shù)應是增大,方差變小了.
解:(1)小冬各場得分由大到小排列為:13,10,10,9,8;于是中位數(shù)為10;
小夏各場得分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得分為:2;于是眾數(shù)為2,
故答案為:10,2;
(2)教練選擇小冬參加下一場比賽的理由:小冬與小夏平均得分相同,小冬的方差小于小夏,即小冬的得分穩(wěn)定,能正常發(fā)揮.
(3)再比一場,小冬的得分情況從大到小排列為13,11,10,10,9,8;
平均數(shù):(13+11+10+10+9+8)=;
中位數(shù):10;
眾數(shù):10;
方差:S2= [(13﹣)2+(11﹣)2+(10﹣)2+(10﹣)2+(9﹣)2+(8﹣)2≈2.47.
可見,平均數(shù)變大,方差變。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由8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組合成的簡單幾何體.
(1)該幾何體的主視圖如圖所示,請在下面方格紙中分別畫出它的左視圖和俯視圖;(邊框線加粗畫出,并涂上陰影)
(2)如果在這個幾何體上再添加一些相同的小正方體,并保持這個幾何體的俯視圖和主視圖不變,那么請在下列網(wǎng)格圖中畫出添加小正方體后所得幾何體所有可能的左視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中,和的平分線相交于點,過點作交于點,交于點,過點作于點,下列四個結論:
①;②;
③點到各邊的距離相等;③設,,則.
其中正確的結論是__________.(填所有正確結論的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BC,CD⊥BC,AB=4,CD=2.P為線段BC上的點,設BC=m.
⑴若m=9,
①若△BAP∽△CDP,求線段BP的長;
②若△BAP∽△CPD,求線段BP的長;
⑵試求m為何值時,使得△BAP與△CDP相似的點P有且只有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處有一艘潛艇,并測得在俯視角為30°的方向有黑匣子,此時潛艇距海平面500米,繼續(xù)在同一深度沿直線航行3000米后再次在B點出測得俯視角為60°正前方的海底黑匣子,求海底黑匣子所處位置C點出距離海面的深度.(保留根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省射擊隊為從甲、乙兩名運動員中選拔一人參加全國比賽,對
他們進行了六次測試,測試成績?nèi)缦卤恚▎挝唬涵h(huán)):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
甲 | 10 | 8 | 9 | 8 | 10 | 9 |
乙 | 10 | 7 | 10 | 10 | 9 | 8 |
(1)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出甲的平均成績是 環(huán),乙的平均成績是 環(huán);
(2)分別計算甲、乙六次測試成績的方差;
(3)根據(jù)(1)、(2)計算的結果,你認為推薦誰參加全國比賽更合適,請說明理由.
(計算方差的公式: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次函數(shù)y=﹣2x+8的圖象與x軸,y軸分別交于點A,點C,過點A作AB⊥x軸,垂足為點A,過點C作CB⊥y軸,垂足為點C,兩條垂線相交于點B.
(1)線段AB,BC,AC的長分別為AB= ,BC= ,AC= ;
(2)折疊圖1中的△ABC,使點A與點C重合,再將折疊后的圖形展開,折痕DE交AB于點D,交AC于點E,連接CD,如圖2.
請從下列A、B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我選擇 題.
A:①求線段AD的長;
②在y軸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APD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符合條件的所有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B:①求線段DE的長;
②在坐標平面內(nèi),是否存在點P(除點B外),使得以點A,P,C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全等?若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