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是數(shù)軸上兩點,A點對應數(shù)為12,B點對應數(shù)為42.
(1)C是數(shù)軸上一點,且AC=2AB,求C點對應的數(shù).
(2)D是數(shù)軸上A點左側(cè)一點,動點P從D點出發(fā)向右運動,9秒鐘到達A點,15秒鐘到達B點,求P點運動的速度.
(3)在(2)的條件下,又有2個動點Q和R分別從A、B和P點同時向右運動,Q的速度為每秒一個單位,R的速度為每秒兩個單位,求經(jīng)過幾秒,P和Q的距離等于Q和R的距離的3倍.
考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數(shù)軸
專題:
分析:(1)可求得AB=30,所以AC=60,設C點對應的數(shù)為x,則有AC=|x-12|=60,可求得x;
(2)設運動速度為每秒y個單位長度,則有(15-9)y=30,可求得y的值;
(3)設經(jīng)過z秒,則5z-45-z=3(30+2z-t),可求得z的值.
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AB=42-12=30,所以AC=2AB=60,
設點C對應的數(shù)為x,
則有AC=|x-12|,所以有|x-12|=60,
解得x=72或-48,
即點C對應的數(shù)為72或-48;
(2)設P點運動速度為每秒y個單位,
由題意可得方程(15-9)y=30,
解得y=5,
即P點每秒運動5個單位;
(3)由(2)知P點每秒運動5個單位,且Q為每秒1個單位,R為每秒2個單位,
設經(jīng)過z秒,P和Q的距離等于Q和R的距離的3倍,
根據(jù)題意可列方程:|5t-45-t|=3(30+2t-t),解得t=135或-
25
7
(舍去),
即經(jīng)過135秒,P和Q的距離等于Q和R的距離的3倍.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由已知條件找到題目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某劇場共有1161個座位,已知每行的座位數(shù)都相同,且每行的座位數(shù)比總行數(shù)少16,求每行的座位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某家庭去年開支的扇形統(tǒng)計圖,根據(jù)統(tǒng)計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家庭去年的主要開支是什么?
(2)該家庭醫(yī)藥保健占去年總開支的百分之幾?
(3)如果這個家庭去年總開支是36000元,那么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5
2
+8
8
-7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關于x,y的方程組
x2+my+4=0,    (1)
x2-2xy-3y2=0,(2)

(1)把方程(2)化成兩個二元一次方程;
(2)設
x=k+2(k>0)
y=k (k>0)
是原方程組的一個解,求k和m的值;
(3)若
x1=a
y1=b
(ab<0)與
x2=c
y2=d
(cd<0)是原方程組的兩個姐,且b2+d2=7m,求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明想測量CD的高度,他在A處仰望塔頂,仰角為45°,再往塔的方向前進50m至B處,測得仰角為60°,小明身高為1.5m,那么該塔有多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
5
-2)
2004
×(
5
+2)20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x、y滿足x+y=5,x-y=3,則x2-y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多項式為2x-1+5x2y-3xy是
 
次四項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