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道外區(qū)二模)菱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如圖所示,OA=5,cosB=
3
5
,直線AC交y軸于點D,動點P從A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沿折線A-B-C向終點C勻速運動,同時,動點Q從D點出發(fā),以每
5
個單位的速度沿DA向終點A勻速運動,設點P、Q運動的時間為t秒.
(1)求點C的坐標;
(2)求△PCQ的面積S(點P在BC上)與運動時間t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3)當t=
5
2
時,直線PQ交y軸于F點,求
FD
OD
的值.
分析:(1)由四邊形ABCO是菱形我們可以得出角相等和邊相等,作CE⊥OA交OA于點E,由cosB=
3
5
求出OE的長度,再根據(jù)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CE的長度,從而求出C點的坐標.
(2)根據(jù)A、C的坐標求出直線AC的解析式,求出AD的長,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長,從而求出CD的長度,分為點Q在CD之間和在AC之間時兩個不同的解析式.
(3)當t=
5
2
時,利用相似可以求出Q、B的坐標,從而可以求出直線PQ的解析式,求出OF的值,從求出其結論.
解答:解:(1)作CE⊥OA交OA于點E,
∵四邊形ABCO是菱形,
∴OA=AB=BC=CO=5,∠1=∠B,
∵cosB=
3
5
,
∴cos∠1=
OE
OC
=
3
5

OE
5
=
3
5
,
∴OE=3,∴AE=2,
在Rt△OEC和Rt△AEC中,由勾股定理,得
EC=4,CA=2
5

∴C(3,4);

(2)∵OA=5,
∴A(5,0),
設直線AC的解析式為:y=kx+b,由題意,得
4=3k+b
0=5k+b
,解得
k=-2
b=10
,
∴直線AC的解析式為:y=-2x+10,
當x=0時,y=10,
∴OD=10,在Rt△AOD中由勾股定理,得
AD=5
5
,
∴CD=3
5

∴當
5
2
≤t<3時,
DQ=
5
t,QA=5
5
-
5
t,
AQ
AD
=
QG
OD
,
5
5
-
5
t
5
5
=
QG
10

∴QG=10-2t,
∴S=
(10-2t)(10-2t-4)
2

S=2t2-16t+30,
當3<t<5時,
S=
(2t-6)(10-2t)
2

S=-2t2+16t-30;

(3)當t=
5
2
時,P(8,4),QG=5,
∴5=-2x+10,
∴x=
5
2
,
∴Q(
5
2
,5),
設直線PQ的解析式為y=kx+b,由題意,得
5=
5
2
k+b
4=8k+b
,解得
k=-
2
11
b=
60
11

∴直線PQ的解析式為y=-
2
11
x+
60
11
,
當x=0時,y=
60
11
,
∴OF=
60
11
,
∴FD=
50
11
,
FD
OD
=
5
11
點評:本題是一道一次函數(shù)的綜合試題,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運用菱形的性質(zhì),勾股定理的運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函數(shù)的解析式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道外區(qū)二模)某同學為了解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我調(diào)查,按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的多少將調(diào)查學生分為A、B、C、D四組,A、B兩組人數(shù)的比為3:5,繪制成統(tǒng)計圖如圖所示,請結合統(tǒng)計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這次調(diào)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學生?
(2)將B組圖形補充完整;
(3)若C組參加體育活動時間為合格,你估計全校3000名學生中,每天參加體育活動時間合格的學生約有多少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道外區(qū)二模)在等腰△ABC中,AC=BC,∠C=90°,點D為AB的中點,以AC為斜邊作直角△APC,連接PD.

(1)當點P在△ABC的內(nèi)部時(如圖1),求證
2
PD+PC=AP;
(2)當點P在△ABC的外部時(如圖2),線段PD、PC、AP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
PA+PC=
2
PD
PA+PC=
2
PD

(3)在(2)的條件下,PD與AC的交點為E,連接CD(如圖3),PC:EC=7:5,PD=
7
2
2
(AP<PC),求線段P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道外區(qū)二模)比-5小1的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道外區(qū)二模)下列圖形中,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