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如圖,已知線段AB=4,延長線段AB到C,使BC=2AB,點D是AC的中點.求:
(1)AC的長;
(2)BD的長.

分析 (1)先求得BC的長度,然后根據(jù)AC=AB+BC求解即可;
(2)根據(jù)線段中點的定義先求得AD的長度,然后根據(jù)BD=AD-AB求解即可.

解答 解:(1)∵AB=4,BC=2AB,
∴BC=2×4=8.
∵AC=AB+BC,
∴AC=4+8=12.
(2)∵點D是AC的中點,
∴AD=12AC=12×12=6.
∵BD=AD-AB,
∴BD=6-4=2.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兩點間的距離,掌握線段中點的定義以及圖中相關線段之間的和差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已知關于x的方程x2-a=x8+142中,x和a都是正整數(shù),那么a的最小值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在邊長為1個單位長度的小正方形組成的網(wǎng)格中,給出了格點△ABC(頂點是網(wǎng)格線的交點).
(1)將△ABC繞點B順時針旋轉90°得到△A′BC′,請畫出△A′BC′.
(2)求BA邊旋轉到BA′位置時所掃過圖形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D的頂點A、C、D均在拋物線y=a(x-2)2+k(a>0)上,點B在拋物線的對稱軸上,且AB∥x軸,若點A的橫坐標為m,則點D的橫坐標為m+22(用含m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拋物線經(jīng)過三點A(1,0),B(4,0),C(0,-2).
(1)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
(2)P是拋物線上一動點,過P作PM⊥x軸,垂足為M,是否存在P點,使得以B,P,M為頂點的三角形與△OBC相似(相似比不為1)?若存在,請求出符合條件的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數(shù)軸上A、B兩點分別對應有理數(shù)a、b,則下列結論:①ab>0;②a-b>0;③a+b>0;④|a|-|b|>0中正確的有( �。�
A.1個B.2個C.3個D.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已知△ADC和△BCE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F(xiàn)是AB的中點,探究DF與EF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如圖,拋物線l1:y=13(x-m)2+n(m>0)的頂點為A,與y軸交于點B,將拋物線l1繞點O旋轉180°,得到拋物線l2,拋物線l2的頂點為C,與y軸交于點D,其中點A、B、C、D中的任意三點都不在同一直線上
(1)若點A(3,1),則拋物線l1的解析式為y=13(x-3)2+1,拋物線l2的解析式為y=-13(x+3)2-1;
(2)在(1)的條件下,拋物線l1的對稱軸上是否存在一點P,使PC+PD的值最小,若存在,請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若拋物線l1:y=13(x-m)2+n(m>0)的頂點A落在x軸上時,四邊形ABCD恰好是正方形,求m、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小明在靜水中劃船的速度為10千米/時,今往返于某條河,逆水用了9小時,順水用了6小時,求該河的水流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