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
化簡與求值:
1
a
+
1
a2
+a2-2
,其中a=
1
5

解:
1
a
+
1
a2
+a2-2
=
1
a
+
(
1
a
-a)
2
…①
=
1
a
+a-
1
a
…②
=a…③
a=
1
5
時,原式=
1
5
…④
上面的解答是不正確的,請你寫出錯在哪一步,并把正確的解答寫出來.
分析:根據(jù)二次根式的性質(zhì),
(
1
a
-a)2
=|
1
a
-a|
,然后確定
1
a
-a的符號,去掉絕對值符號.
解答:解:上面的解答錯在第②步.
解答如下:∵當a=
1
5
時,
1
a
>a,
1
a
-a
>0.
1
a
+
1
a2
+a2-2
=
1
a
+
(
1
a
-a)
2
=
1
a
+
1
a
-a=
2
a
-a=10-
1
5
=
49
5
點評:本題考查了應用二次根式的性質(zhì)進行化簡,即
a2
=|a|
,然后根據(jù)a的符號去絕對值符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6、如圖1,直線AC∥BD,直線AC、BD及直線AB把平面分成(1)、(2)、(3)、(4)、(5)、(6)六個部分.點P是其中的一個動點,連接PA、PB,觀察∠APB、∠PAC、∠PBD三個角.規(guī)定:直線AC、BD、AB上的各點不屬于(1)、(2)、(3)、(4)、(5)、(6)六個部分中的任何一個部分.
當動點P落在第(1)部分時,可得:∠APB=∠PAC+∠PBD,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填注理由
解:過點P作EF∥AC,如圖2
因為AC∥BD(已知),EF∥AC(所作),
所以EF∥BD
(平行線的傳遞性)

所以∠BPE=∠PBD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同理∠APE=∠PAC.
因此∠APE+∠BPE=∠PAC+∠PBD
(等量代換)
,
即∠APB=∠PAC+∠PBD.
(1)當動點P落在第(2)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APB、∠PAC、∠PBD之間滿足的關系式,不必說明理由.
(2)當動點P在第(3)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jié)論.
(3)當動點P在第(4)部分時,∠APB、∠PAC、∠PBD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請直接寫出相應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回答問題.
(-2a2b)2•(a3b2)=(-2a5b32=(-2)2•(a52•(b32=4a10b6
上述過程中有無錯誤?如果有,請寫出正確的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1=∠B,∠D=50°,求∠C的度數(shù).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填空(理由或數(shù)學式).
解:∵∠1=∠B
(已知)
(已知)

∴AD∥
BC
BC

∴∠D+∠C=
180
180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nèi)角互補)

∵∠D=50°(已知)
∴∠C=
130
130
°(等式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直線AB∥CD,直線EF與AB、CD分別相交于點E、F.
(1)如圖1,若∠1=60°,求∠2、∠3的度數(shù);
(2)若點P是平面內(nèi)的一個動點,連結(jié)PE、PF,探索∠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①當點P在圖2的位置時,可得∠EPF=∠PEB+∠PFD;
請閱讀下面的解答過程,并填空(理由或數(shù)學式).
解:如圖2,過點P作MN∥AB,
則∠EPM=∠PEB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AB∥CD(已知),MN∥AB(作圖),
∴MN∥CD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MPF=∠PFD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

∠EPM+∠FPM
∠EPM+∠FPM
=∠PEB+∠PFD(等式的性質(zhì))
即∠EPF=∠PEB+∠PFD.
②當點P在圖3的位置時,請直接寫出∠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EPF+∠PEB+∠PFD=360°
∠EPF+∠PEB+∠PFD=360°
;
③當點P在圖4的位置時,請直接寫出∠EPF、∠PEB、∠PFD三個角之間的關系:
∠EPF+∠PFD=∠PEB
∠EPF+∠PFD=∠PE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