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8.菱形ABCD的周長為40cm,它的一條對角線長10cm,則此菱形另一條對角線長為10$\sqrt{3}$cm.

分析 根據菱形的性質,四條邊相等且對角線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由勾股定理得出BO的長,進而得其對角線BD的長.

解答 解: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對角線AC與BD相交于點O,
∵菱形的周長為40cm,
∴AB=BC=CD=AD=10cm,
∵一條對角線的長為10cm,當AC=10cm,
∴AO=CO=5cm,
在Rt△AOB中,BO=$\sqrt{1{0}^{2}-{5}^{2}}$=5$\sqrt{3}$cm,
∴BD=2BO=10$\sqrt{3}$cm,
故答案為10$\sqrt{3}$.

點評 本題考查了菱形的性質以及勾股定理的運用;熟練掌握菱形的性質和運用勾股定理計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果一個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長恰好等于這邊的長,那么這個三角形稱為“有趣三角形”,這條中線稱為“有趣中線”.如圖,已知Rt△ABC中,∠B=90°,若Rt△ABC是“有趣三角形”,AD為“有趣中線”,且AD=14cm,則AC=9$\sqrt{3}$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甲、乙兩地相距217.5km,一列快車和一列慢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已知慢車每小時行35km,快車每小時行65km,如果慢車先開0.5h,問慢車開出后幾小時兩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A、B兩點分別位于一個池塘的兩側,池塘西邊有一座水房D,在BD的中點C處有一棵百年古樹,小明從A出發(fā),沿直線AC一直向前經過點C走到點E(A、C、E三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并使CE=CA,然后他測量點E到水房D的距離,則DE的長度就是A、B兩點之間的距離.
(1)你能說明小明這樣做的根據嗎?
(2)如果小明未帶測量工具,但是知道水房和點A到古樹的距離分別為140米和100米,他能不能確定AB的長度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二次函數y=ax2+bx-4m(a>0)與x軸負半軸交于點A,與y軸負半軸交于點B,正方形ABCD的邊AD與y軸正半軸交于E(0,m).
(1)用含m的代數式表示點A的坐標;
(2)如果二次函數y=ax2+bx-4m(a>0)與x軸的另一個交點為F,且CF⊥x軸,求ma的值;
(3)如果另一個二次函數y=x2+bx-4m與正方形ABCD的四條邊(包括端點)始終都有五個交點,求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ABCD中,對角線A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與AD、BC相交于點E、F,與AC交于點O.求證:四邊形AECF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sqrt{32}+\sqrt{0.5}$)-(2$\sqrt{\frac{1}{8}}-\sqrt{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AB=2cm,動點P、Q分別從點A、C同時出發(fā),運動速度均為1cm/s,點P從點A出發(fā),沿A→B運動,到點B停止,點Q從點C出發(fā),沿C→A運動,到點A停止,連接BQ、CP相交于點D,設點P的運動時間為x(s).
(1)AP=x(用含x的式子表示);
(2)求證:△ACP≌△CBQ;
(3)求∠PDB的度數;
(4)當CP⊥AB時,直接寫出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若點M(1,3)與點N(m,3)之間的距離是3,則m的值是4或-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