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b,用滑輪向左推動掛鉤碼懸線的過程,杠桿的________端會向上傾斜,其原因是________.

右    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小于左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
分析:根據(jù)杠桿平衡的條件進行判斷,在支點左側(cè)和右側(cè),杠桿向力與力臂的乘積較小的一端傾斜.
解答:圖a中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出現(xiàn)圖b中的現(xiàn)象時,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小于左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故杠桿的右端會向上傾斜.
故答案為:右;右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小于左側(cè)力與力臂的乘積.
點評:理解杠桿平衡條件和力臂的定義是解決杠桿問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3、在我市物理實驗操作考試中,考評教師針對“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記錄了甲、乙同學的操作過程(如下表),他們的實驗步驟中均因為存在錯誤而失分.請你指出錯誤的步驟,并說明失分原因.
  甲同學 乙同學
 




 
1.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a所示
2.在帶有滑道的杠桿兩端掛上鉤碼后,杠桿的狀態(tài)如圖b所示.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記錄鉤碼重,并讀取動力臂OA和阻力臂OB
1.調(diào)節(jié)杠桿在如圖c所在的位置保持靜止狀態(tài)
2.在帶有滑道的杠桿兩端掛上鉤碼,并調(diào)節(jié)鉤碼在杠桿上的位 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d所示
3.記錄鉤碼重,并讀取動力臂OA和阻力臂OB




 
甲同學:錯誤步驟
2
(填序號);失分原因
靠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恢復平衡

乙同學:錯誤步驟
1
 (填序號);失分原因
實驗初始,沒有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5、小華、小明兩位同學通過實驗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所用實驗器材有杠桿、彈簧測力計、鉤碼和支架等.他們分別在已調(diào)水平平衡的杠桿上施加動力F1、阻力F2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動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華、小明的操作情況分別如圖(a)、(b)所示,表一、表二為他們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小華得出結論:杠桿平衡的條件是F1+l1=F2+l2.請判斷:小華的結論是
錯誤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依據(jù)是:
兩個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歸納得出結論: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F1l1=F2l2

(3)得出上述杠桿平衡的條件后,小華也欲用彈簧測力計和鉤碼進行實驗,但跟小明的操作不同的是,他準備將彈簧測力計沿豎直方向作用在杠桿上的A點,而鉤碼的位置不變,如圖25(c)所示.
請判斷:他
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選填“能”或“不能”).如果杠桿能平衡,寫出需滿足的條件
使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作用在A點,并滿足F1l1=F2l2
;如果杠桿不能平衡,寫出判斷的理由
當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作用在A點時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作用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有甲、乙兩位同學作出了如下猜想:
甲同學: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乙同學: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為了驗證以上兩種猜想是否正確,兩位同學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A.按圖中裝置安裝器材,該裝置中平衡螺母的作用是調(diào)節(jié)杠桿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
B.在沒有掛鉤碼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傾,可將右端螺母向
(左/右)邊轉(zhuǎn)動,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便于力臂的測量
便于力臂的測量

C.將鉤碼(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均為50g)分別掛在杠桿的兩邊并移動其懸掛的位置,重新將杠桿調(diào)節(jié)至水平位置平衡.
D.改變懸掛的鉤碼個數(shù),并移動其,懸掛的位置,使杠桿又在水平位置平衡.
實驗序號 動力F1/N 動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5.42 2.0 1.36
2 1.0 4.00    
3 1.5 2.60 1.0 3.90
并將每次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都記錄在表格中,那么:
(1)補全上述步驟中的空格,并在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中,根據(jù)實驗裝置右邊的放大圖補充漏掉的兩空(g=10N/kg).
(2)在實驗中,當杠桿處于水平位置平衡時,杠桿的重心在圖中的
O
O
點.
(3)實驗中改變支點兩側(cè)的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用同樣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結論,這樣做的目的是
得到普遍性的規(guī)律
得到普遍性的規(guī)律

(4)綜上所述,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F1?l1=
F2?l2
F2?l2
(填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我們都做過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若杠桿左端下傾,則應將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便于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

(2)我們學習過“測定機械效率”的方法.用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杠桿的機械效率.實驗時,規(guī)范的操作很重要.規(guī)范的操作應該是:豎直向上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杠桿下面的鉤碼“緩慢”上升.并要及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請你思考兩個問題:
①使鉤碼“緩慢”上升的優(yōu)點是什么?答:
便于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便于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②要“及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該是什么時候讀?(選填“上升時”、“靜止時”).答:
上升時
上升時

(3)某同學說“杠桿的機械效率可能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
為了探究這一猜想,一位同學用該實驗裝置,先后將不同重量的鉤碼掛在A、B兩點進行實驗探究,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
次數(shù) 鉤碼
懸掛點
鉤碼總重
G/N
鉤碼移動距離h/m 拉力
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A點 1.5 0.10 0.7 0.30 71.4
2 B點 2.0 0.15 1.2 0.30 83.3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杠桿的機械效率與所掛鉤碼的重有關,鉤碼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結論?答:
不能
不能

請簡要說明兩條理由:①
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兩次實驗時鉤碼沒有掛在同一位置
;②
僅根據(jù)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可靠的
僅根據(jù)一次對比實驗所得結論是不可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有甲、乙兩位同學作出了如下的猜想:甲的猜想:
動力
動力臂
=
阻力
阻力臂
;乙的猜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為了驗證以上兩種猜想是否正確,兩位同學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并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
A.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安裝實驗器材.
B.在沒有掛鉤碼時,調(diào)節(jié)杠桿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
C.將鉤碼(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均為50g)分別掛在杠桿的兩邊并移動其懸掛的位置,重新將杠桿調(diào)節(jié)至水平位置平衡.
D.改變懸掛的鉤碼個數(shù),并移動其懸掛的位置,使杠桿又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將每次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都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
序號
動力
F1/N
動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0.5 5.42 2.0 1.36
2 1.0 4.00
3 1.5 2.60 1.0 3.90
(1)在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中,根據(jù)實驗裝置的圖補充漏掉的兩空(g=10N/kg).
(2)在實驗中,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便于測量力臂
便于測量力臂

(3)綜上所述
的猜想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