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動,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請根據(jù)圖象判斷: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木塊兩次受到的拉力F1F2 , 兩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W1W2 . (選填“>”“<”或“=”)

【答案】=;>
【解析】由圖像可知,兩次拉動木塊都是勻速運動,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拉力與摩擦力相等,由于摩擦力不變,所以兩次的拉力是相等的;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第一次通過的距離大,所以第一次拉力做的功多.
所以答案是:=;>.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二力平衡條件的應(yīng)用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即合力為零.(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線),以及對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理解,了解功的兩個要素:(1)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注意:慣性使物體運動,物體本身并不是受力而運動)(2)物體必須沿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研究并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的實物圖,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先同時閉合開關(guān)S和S1 , 兩燈均發(fā)光,觀察并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后,斷開開關(guān)S1 , 此時(

A.甲表示數(shù)不變,乙表示數(shù)變大
B.甲表示數(shù)變小,乙表示數(shù)變大
C.甲表示數(shù)變大,乙表示數(shù)不變
D.甲表示數(shù)變小,乙表示數(sh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120.0 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 cm)、停表、木塊

(1)本實驗原理是________,實驗時應(yīng)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________。

(2)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

(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 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簡易三角吊車,他想通過自身的體驗來了解這種簡易吊車上各部分的受力情況.他用一只三角板,按照下圖所示方式在豎直面內(nèi)進行操作,感受A端對左手手指以及B端對手腕的作用力.對這兩個作用力的方向判斷完全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為某物質(zhì)的熔化圖象,根據(jù)圖象可知(
A.該物質(zhì)是非晶體
B.第15min該物質(zhì)處于液態(tài)
C.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zhì)中(如圖乙所示),則試管內(nèi)冰的質(zhì)量會逐漸增加
D.圖乙中,冰水混合物的內(nèi)能會逐漸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xué)喜歡釣魚,她感覺上鉤的魚還在水中時很輕,拉出水面后“變重”,如圖所示.當把魚逐漸拉出水面的過程中,魚受到的(
A.浮力增大,魚竿是省力杠桿
B.重力增大,魚竿是省力杠桿
C.浮力減小,魚竿是費力杠桿
D.重力減小,魚竿是費力杠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26日,我國自行研制的首艘航空母艦出塢下水,標志著我國自主設(shè)計建造航母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專家推測首艘國產(chǎn)航母標準排水量是55000噸,滿載排水量是67000噸,則該航母滿載時受到的浮力為N.如圖甲所示為某艘航母的一架艦載機正飛離航母的情景,則它起飛離開甲板的一瞬間,航母甲受到的浮力減小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該艦載機的重力;艦載機能夠升空是因為它在甲板上運動時,機翼下表面比上表面的空氣流速 , 壓強 , 從而產(chǎn)生向上的升力.如圖乙所示為航母上簡化的蒸汽彈射裝置,能帶動艦載機在兩秒內(nèi)達到起飛速度,牽引索繞過兩個定滑輪與活塞相連,該裝置工作時間時將蒸汽的能轉(zhuǎn)化為艦載機的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作圖:

(1)畫出圖甲中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A所受的重力G 和它對斜面的壓力F 的示意圖。
(2)如圖乙,一束光線從空氣中斜射入水和空氣的分界面,請畫出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