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是一項很好的鍛煉活動,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自行車及騎自行車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騎自行車水平勻速行駛時人對車的壓力和車對人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自行車的輪胎上刻有較深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C.停止蹬車,車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車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D.將坐墊做的較寬,是為了減小人對坐墊的壓力,從而減小壓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是反映某種物質(zhì)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的微觀模型.某物質(zhì)由圖甲的狀態(tài)直接變?yōu)閳D丙的狀態(tài)時,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為升華.下列事例中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與這一過程相同的是①(填序號).
①固體清香劑用了一段時間后變小
②打開冰箱冷凍室的門,可看到有“白氣”冒出
③新鮮的蔬菜放置兩天后因失去水分而萎縮
圖甲:固態(tài)圖乙:液態(tài)圖丙:氣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小車行100m用半分鐘,行前20m時用時10s,求
①全程的平均速度;
②后80m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八年級4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請你觀察圖中的三個奧運比賽項目的圖片,想象圖片中運動比賽的情景,提出兩個物理問題,并對提出的物理問題進行解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八年級4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啄木鳥的嘴比較尖,相當于減小鳥嘴與樹木之間的 ,從而增大了鳥嘴對樹木的 ,這樣有利于將樹木啄破,捉住其中的害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八年級4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底面積相同的不同容器裝有同種液體,且深度相同,則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壓強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學情調(diào)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先變小后變大,該凸透鏡的焦距( )

A. 一定小于L

B. 一定等于L

C. 一定大于L

D.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江蘇省泰興市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釋放化學能的過程不斷地發(fā)生在人體內(nèi),食物也是一種“燃料”.營養(yǎng)成分在人體細胞里與氧結(jié)合,提供細胞組織所需的能量.人體攝入的能量(營養(yǎng)師常稱之為熱量)過多或過少,都有損于健康.

(1)某種巧克力的營養(yǎng)成分表上標有“每100g 能量2361kJ”,該標識的含義與以下物理量__________(填入字母代號)的含義類似.

A.熱量 B.內(nèi)能 C.熱值 D.比熱容

(2)小華同學質(zhì)量為50kg,正常情況下步行上一層樓需要12s,他克服重力做多少功?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每層樓高3m,g取10N/kg)

(3)人體攝入過多的能量往往希望通過運動消耗掉.小華同學吃了一塊凈含量50g的上述巧克力,如果他從巧克力獲得的能量全部用于克服重力做功,則他要爬多少層樓?(每層樓高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所示是向華同學“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A是電磁鐵,B是彈簧,C是鐵塊.圖示中的彈簧長度為15cm,a,b兩接線柱之間的繾綣匝數(shù)是1500匝,a,c兩接線柱之間的線圈匝數(shù)是2500匝,實驗數(shù)據(jù)已記錄在表中.
實驗次數(shù)通過螺線管電流/A螺線管的匝數(shù)(選用接線柱)彈簧長度/cm
11a,b16
21.5a,b17
32a,b17.8
42a,c18.5
(1)次試驗通過比較彈簧B被拉長的長度來判斷彈簧所受拉力的大小,從而就可以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性的強弱,這種方法通常叫做轉(zhuǎn)換法.
(2)通過分析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當線圈匝數(shù)相同時,通過螺線管中的電流越大,彈簧B被拉長越長,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越強.
(3)通過分析3,4次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通過螺線管中的電流相同時,線圈匝數(shù)越多,通電螺線管磁性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