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用圓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幣值相同的硬幣等材料做實驗,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圓柱形水杯上,左右移動直尺,使其如圖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直尺兩側(cè)放不同數(shù)量的硬幣,并調(diào)節(jié)硬幣位置,使直尺如圖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小明在乙圖中標出了力臂L1、L2的大。畵(jù)此,小明能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嗎?答:________.(填“能”或“不能”)依據(jù):________.

不能    L1,L2不是杠杠受力的力臂
分析:要想探究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必須明確杠桿的五個要素,即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圖中小明所標的力臂卻并不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不符合力臂的概念.
解答:如圖所示,兩端硬幣的重力分別是杠桿的動力和阻力,而力的作用線應該是過重心的豎直的直線,杠桿的力臂則應該是由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圖中小明所標卻是從支點到硬幣邊緣的距離,這不符合力臂的概念,因此這樣所得出的結(jié)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故答案為:不能,L1,L2不是杠杠受力的力臂.
點評:杠桿的力臂是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按此題中所標,相當于兩邊同時減小了相同的距離,這樣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不成立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漣水縣一模)如圖所示,小明用托盤天平、量筒和水(ρ=1.0×103kg/m3)等器材,測量具有吸水性的干燥軟木塞密度.
實驗操作步驟是:①他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處,觀察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甲)所示,此時應進行的操作是
向左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向左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天平橫梁調(diào)平衡后,在稱軟木塞的質(zhì)量時,他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后,指針的指示情況如圖1(乙)所示,這時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向右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向右移動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 他測得軟木塞的質(zhì)量為m1. ②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V1.③用細鐵絲將軟木塞浸沒在裝有水的量筒中,水面對應的示數(shù)V2.④將軟木塞從量筒中取出,直接用已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其質(zhì)量為m2(如圖2所示).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規(guī)范之處:
步驟④中將沾水的軟木塞直接放在天平盤上測質(zhì)量
步驟④中將沾水的軟木塞直接放在天平盤上測質(zhì)量
;
(2)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如表、圖2中所示,將記錄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軟木塞的密度ρ/g?cm-3
測量值 6 370
400
400
16
16
0.15
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用圓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幣值相同的硬幣等材料做實驗,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圓柱形水杯上,左右移動直尺,使其如圖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直尺兩側(cè)放不同數(shù)量的硬幣,并調(diào)節(jié)硬幣位置,使直尺如圖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小明在乙圖中標出了力臂L1、L2的大小.據(jù)此,小明能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嗎?答: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依據(jù):
L1,L2不是杠杠受力的力臂
L1,L2不是杠杠受力的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9-2010學年新人教版九年級(下)開學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明用圓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幣值相同的硬幣等材料做實驗,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圓柱形水杯上,左右移動直尺,使其如圖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直尺兩側(cè)放不同數(shù)量的硬幣,并調(diào)節(jié)硬幣位置,使直尺如圖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小明在乙圖中標出了力臂L1、L2的大。畵(jù)此,小明能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嗎?答:    .(填“能”或“不能”)依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期末題 題型:實驗題

小明用圓柱形水杯、直尺和一些幣值相同的硬幣等材料做實驗,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他先把直尺放在圓柱形水杯上,左右移動直尺,使其如圖(甲)所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在直尺兩側(cè)放不同數(shù)量的硬幣,并調(diào)節(jié)硬幣位置,使直尺如圖(乙)所示,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小明在乙圖中標出了力臂L1、L2的大小。據(jù)此,小明能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嗎?答:_________。
                                                                                甲                                                   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