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圖甲所示說明分子之間只存在引力

B. 圖乙所示木塞被沖出時試管口出現(xiàn)白霧,說明水蒸氣的內(nèi)能增加

C. 圖丙所示是汽油機的做功沖程,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D. 圖丁所示水的溫度必須達到100℃時,水才會沸騰

【答案】C

【解析】A. 甲圖中兩個壓緊的鉛塊能吊起鉤碼,是由于分子間存在引力,但不是只有引力,故A錯誤;B. 當加熱試管到一定程度時,水蒸氣的內(nèi)能足夠大會將塞子沖出,將水蒸氣的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水蒸氣的內(nèi)能會減小,溫度降低,故B錯誤;C. 根據(jù)圖中沖程中火花塞點火和活塞向下移動的特點,可以判斷這個沖程是做功沖程,此沖程是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故C正確;D.水的沸點隨氣壓變化而變化,故圖丁所示水沸騰的溫度不一定是100℃,D錯誤。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分)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常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如圖所示,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另選一支完全相同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進行觀察.在此探究活動中:

(1)選擇A、B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 大小關系.

(2)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將 (有/沒有)蠟燭的像,因為平面鏡成的是 (實/虛)像.

(3)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它的像 (變大/變�。蛔�).

(4)如果點燃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蠟燭么,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無論怎樣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則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半徑為R的勻質(zhì)半球體置于水平面上,其重心C離球心O點的距離OC=,半球質(zhì)量為m.在半球的平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m/8的物體,它與半球平面間的靜摩擦因數(shù)為0.2.則在保持平衡狀態(tài)的條件下,物體離球心的最大距離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半導體材料的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其電阻受溫度影響較大。如圖甲是某種半導體材料的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圖象。根據(jù)這種半導體材料電阻的特性,小明和他的同學設計了一個電路(如圖乙),可以測定某一空間的溫度,其中電源電壓是12V,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10Ω

1)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_____。(增大或減小)

2)當環(huán)境溫度為20℃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多少________?

3)電流表的讀數(shù)為0.4A時,求當時環(huán)境溫度是多少________?

4)當環(huán)境溫度為100℃時,電路中半導體電阻的電功率是多少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A B C D E

(1)在C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 的關系;根據(jù)AE兩圖所標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N.

(2)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深度又無關.對此正確的解釋是浮力的大小隨著排開水的體積的增大而 ,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浮力的大小與深度

(3)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重為1140N的物體,它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為1.5×103cm2.工人師傅用600N的力勻速提升物體,物體的速度為0.2m/s。(不計摩擦及繩重),求:

(1)工人師傅拉繩的功率;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3)體重為450N的小明用此滑輪組提升物體,但物體沒有被拉動,物體對地面的最小壓強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小霖同學在學習密度時寫出了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確的是

A. 不同物質(zhì)在相同狀態(tài)下,密度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

B. 把某容器中的物質(zhì)用去一部分后,剩余物質(zhì)密度的大小都不會改變

C. 同種物質(zhì)組成的實心物體在相同狀態(tài)時,質(zhì)量與其體積成正比

D. 質(zhì)量相等的實心物體,體積較大的組成物質(zhì)的密度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宇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長為90cm的光具座上,如圖所示。

(1)如果有焦距分別為10cm、35cm的兩個凸透鏡,他應該選擇哪個進行實驗?

(2)在實驗時,他發(fā)現(xiàn)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下方,為了將像呈在光屏中間,只調(diào)節(jié)凸透鏡,應該怎樣調(diào)節(jié)?

(3)老師用發(fā)光二級管組成了字母F來替代燭焰,將它放在離凸透鏡15cm處,請你大致畫出所成像的形狀。

(4)在第(3)問中,他保持字母F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又將自己的近視眼鏡、爺爺?shù)睦匣ㄑ坨R分別放在字母F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有時候離凸透鏡更近,有時候更遠。現(xiàn)在他想讓像離凸透鏡更近些,他應該將__________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一位工人佩戴吸盤手套在光滑玻璃幕墻上攀爬工作時的情景,吸盤靠 壓在光滑的玻璃表面上,它所受的摩擦力方向 ,工人與地面聯(lián)系時所使用的無線耳麥是靠 傳遞信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