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是某物體做直線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關于該物體的運動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分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路程與時間成正比,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物體靜止時,路程不隨時間變化;分析圖象,根據(jù)圖象特點分析答題.
解答:解:(1)由圖象可知,在0~4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0s-4s內(nèi)物體通過的路程為4m,則速度為:v=
s
t
=
4m
4s
=1m/s;
(2)4至8s內(nèi)物體靜止;
(3)8至11s時物體也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為:v=
s
t
=
7m-4m
3s
=1m/s.
綜上分析可知:A、B、D選項是錯誤的,只有C選項是正確的.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圖象的認識,應能通過圖象得出物體所做的運動狀態(tài)和各段及所經(jīng)歷的時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做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某同學正確測得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是0.2m,物重是1.2N,其它測量或計算的數(shù)據(jù)如下:(不計繩重和摩擦)
繩自由端所受拉力F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 有用功W 總功W
0.5N 0.4m 0.24J 0.2J
(1)實驗中應該
沿豎直方向勻速
沿豎直方向勻速
拉動彈簧秤.
(2)如果你對該同學的實驗記錄進行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實驗結果是違背物理規(guī)律的.上表數(shù)據(jù)中肯定有錯誤.根據(jù)改正后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
80%
80%

(3)當用這個裝置提起重2N的物體時,其機械效率為η2,則η2
η1(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
(1)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是為了能確定
像的位置
像的位置
;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目的是為了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2)如果將點燃的蠟燭A遠離玻璃板,則像將
遠離
遠離
玻璃板.
(3)若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4)解決上面的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做完某次實驗后,四個小組都將收集和處理的信息記錄在白紙上,如圖丙所示.則正確的是
C
C
.(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5)他們發(fā)現(xiàn),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
方格紙
方格紙
(白紙/方格紙)做法更好.理由是
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
方格紙可以直接在紙上判斷物體與像之間的位置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做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某同學正確測得重物被提升的高度是0.2m,物重是1.2N,其它測量或計算的數(shù)據(jù)如下:(不計繩重和摩擦)
繩自由端所受拉力F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 有用功W 總功W
0.5N 0.4m 0.24J 0.2J
(1)如果你對該同學的實驗記錄進行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實驗結果是違背物理規(guī)律的.上表數(shù)據(jù)中肯定錯誤的是
0.4m
0.4m
0.2J
0.2J
(填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應改為
0.6m
0.6m
0.3J
0.3J
;根據(jù)改正后的
數(shù)據(jù)計算得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
80%
80%

(2)實驗中應該
豎直方向勻速
豎直方向勻速
拉動彈簧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小于1的主要原因是要克服
動滑輪的重力
動滑輪的重力
做額外功.
(3)當用這個裝置提起重2N的物體時,其機械效率為η2,則η2
η1(填“>”“=”或“<”).
(4)當動滑輪重為
4
4
N時,使用該滑輪組提起2N重的物體剛好不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將A和B一前一后豎直立在直尺上.
(1)實驗時點燃蠟燭A,并在玻璃板后面移動沒有點燃的蠟燭B,當
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蠟燭B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時,B的位置即為A的像所在的位置.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則在光屏上
不能
不能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2)實驗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
到鏡面的距離
到鏡面的距離
的關系;兩段蠟燭相同是為了比較像與物
大小
大小
的關系.
(3)實驗結果表明:平面鏡所成像是虛像,像與物的大小
相等
相等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等于
等于
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4)用平面鏡代替玻璃板,上述實驗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進行,因為
無法確定像的位置
無法確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
豎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點燃的蠟燭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該實驗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鏡的目的是:
確定A蠟燭像的位置
確定A蠟燭像的位置

(2)該實驗選擇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
大小
大小
關系.
(3)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A
A
(選填“A”或“B”)側(cè)觀察.
(4)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甲).你分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5)解決以上問題后,蠟燭B與蠟燭A的像能夠完全重合,此時若將蠟燭A靠近玻璃板時,則像將
靠近
靠近
(選填“靠近”或“遠離”)玻璃板移動,像的大小
不變
不變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圖乙是某小組的同學經(jīng)過三次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
防止實驗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防止實驗的偶然性,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