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
(1)如圖甲,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模,U型管內水面出現(xiàn)高度差;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內水面也出現(xiàn)高度差,這說明;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是法;
(2)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型管內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方法可以進行調節(jié).
A.從U型管內向外倒出適量水;
B.拆除軟管重新安裝;
C.向U型管內加適量水;
(3)比較乙、丙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有關;比較丙、丁實驗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有關.
【答案】
(1)液體內部有壓強;等效替代
(2)B
(3)密度;深度
【解析】解:(1)用手按壓強計的橡皮膜和將橡皮膜放入酒精中,產(chǎn)生的效果是一樣的,都會給橡皮膜一個壓強,使U型管內水面出現(xiàn)高度差,故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2)進行調節(jié)時,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選B.(3)比較乙、丙實驗可知,在液體的深度相同時,圖丙中用的是鹽水,其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因此U型管內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比較大,說明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比較丙、丁實驗可知,在液體的密度相同時,圖丙中壓強計的金屬盒所處的深度較深,U型管內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比較大,說明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
所以答案是:(1)液體內部有壓強;等效替代;(2)B;(3)密度;深度.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探究液體壓強的特點實驗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液體內部壓強的產(chǎn)生是因為液體具有重力,同時具有流動性.)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內部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與液體的質量、體積無關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端午濃情,粽葉飄香!敝篝兆訒r,小宇聞到粽子的香味,屬于________現(xiàn)象;吃粽子時,米粒和粽葉不容易分開,這表明分子間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相互接觸的物體才能有力的作用 B. 脫離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C. 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D. 只有一個物體也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為病人輸液的裝置示意圖,藥瓶瓶口插有兩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使藥液從A管中順利流出;針頭表面做得非常光滑,這是為了 , 以減輕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輸液速度,除了調節(jié)器外,還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需要對一些物理量進行估測,以下估測接近實際的是:
A. 正常人10次脈搏的時間約為1min
B. 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6cm
C. 岳陽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約為-37℃
D. 人正常步行lmin約能走2 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C.0﹣8s內.甲乙兩同學運動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重80 N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滑動時受到的阻力是12 N,要使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所需的水平拉力是( )
A. 12 N B. 68 N C. 80 N D. 9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時候,小明在均勻木板中間挖孔,孔中插一金屬桿,固定在鐵架臺上,木板可以圍繞中間自由轉動.每個鉤碼的質量為200g,A、B、C、D、E、F為掛鉤,已知AB=BO=OC=CD,ABOCD的連線與EDF的連線垂直.現(xiàn)在B處掛兩個鉤碼,D處掛一個鉤碼,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所示).下列做法不能使木板平衡的是( )
A.在B、D兩處各加掛一個鉤碼
B.在B處加掛2個鉤碼、D處加掛一個鉤碼
C.B處掛兩個鉤碼不變,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E處
D.B處掛兩個鉤碼不變,把D處的一個鉤碼掛在F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