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u>2f,2f>v>f,應用于照相機;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小于像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
(3)當凹透鏡靠近凸透鏡時,會聚能力減弱,使像呈在光屏的后方;
(4)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分析即可判斷;
(5)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一點,此點為凸透鏡的焦點.由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粗略測量薄透鏡的焦距時,可以測出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可;
(6)u<f時成虛像,虛像不能成光屏上;
過光心的光方向不變;
凸透鏡成像光的折射現(xiàn)象,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形成物體的實像;如果凸透鏡的口徑大,透過的光多,像就亮;口徑小,透過的光少,像就暗;
用焦距相同、鏡面直徑較小的凸透鏡,發(fā)光體發(fā)出的光透過凸透鏡的光線少.
解答 解:
(1)由圖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此時u=50.0cm-10.0cm=40.0cm,v=63.0-50.0cm=13.0cm,
由凸透鏡成像特點有:40.0cm>2f,所以f<20.0cm,
2f>13.0cm>f,所以6.5cm<f<13.0cm.故選B.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所以只向右移動蠟燭,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現(xiàn)一個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動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時的像比剛才的像大;
凸透鏡成像時,實像是倒立的,虛像是正立的,由圖乙中,A為倒立、縮小的實像;B為正立、縮小的實像;C為倒立、放大的實像;D為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不可能.
(3)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靠近凸透鏡時,使光線發(fā)散,像會聚在光屏的后方,像距增大,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遠離凸透鏡,即要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據(jù)題可知,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A、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即蠟燭處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應該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故錯誤;
B、若它的某些部分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小于焦距,即在1倍焦距以內,此時看到一個正立、放大的虛像,故B正確;
C、若是通過透鏡的表面反射成像,即相當于凸面鏡成像,故成的是正立、縮小的虛像,故C錯誤;
(5)太陽光可以近似看為平行光源,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太陽光經(jīng)凸透鏡后將會聚在焦點.所以把光屏置于另一側,改變光屏與凸透鏡間的距離,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個光斑便為焦點.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便是焦距.而小明上午第二節(jié)下課后,將凸透鏡與水平地面平行放置,此時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沒有與凸透鏡的主光軸平行),所以這個亮點不是凸透鏡的焦點位置;
(6)A.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燭焰的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即凸透鏡選擇的焦距太大了,故A錯誤;
B.過光心的光方向不變,實驗過程中,蠟燭因燃燒而變短,則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會上移,故B錯誤;
C.凸透鏡成實像時,所有透過透鏡的光會聚到光屏上成像,當有個小飛蟲停在凸透鏡表面,整個物體發(fā)出的光雖有一部分被擋住,但總會有一部分光通過部分凸透鏡而會聚成像,因此像與原來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鏡的一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線與原來相比減少了一半,故亮度會減弱,變暗了,光屏上不能出現(xiàn)小飛蟲的像,故C錯誤;
D.用另一只與原實驗中焦距相同但鏡面直徑較小的凸透鏡,替代原來的凸透鏡再次實驗,成像大小不會變化,但經(jīng)凸透鏡的光線變少,所成的像與原來的像相比,比原來暗.
故D正確.
故答案為:
(1)照相機;B;(2)右;大;B;(3)右;(4)B;(5)凸透鏡沒有正對太陽光放置(太陽光沒有平行于主光軸入射到凸透鏡上);(6)D.
點評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及應用,成像中的一些問題,還涉及到了凹透鏡對光線的發(fā)散作用.考查得很廣,但只要掌握基礎知識,做出合理的推理,都比較容易解答.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滑片P向右移時:R2↑R↑=R1+R2→I↓=$\frac{U}{R}$→U1↓=IR1,電壓表示數(shù)變小 | |
B. | 電壓表示數(shù)為Ul時,P2=$\frac{{U}_{1}}{{R}_{1}}$(U-U1) | |
C. | 當電路總功率為P時,R2的功率為:P2=P-P1→P1=R1${{I}_{1}}^{2}$→I1=I→I=$\frac{U}{P}$ | |
D. | 當滑片P在某個位置時,R1消耗的功率為P1,則時間t內R2消耗的電能W2=U2I2t=(U-U1)I1t=(U-$\sqrt{{P}_{1}{R}_{1}}$)$\sqrt{\frac{{P}_{1}}{{R}_{1}}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木棒 | B. | 鉛筆芯 | C. | 玻璃棒 | D. | 橡膠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普通中學生的質量大約為50kg左右 | |
B. | 普通中學生受到的重力大約為500N左右 | |
C. | 普通中學生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大約為500N左右 | |
D. | 普通中學生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大約為103Pa左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