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真空中的四分之三;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空真中的三分之二.

分析 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或空氣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這個速度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是這個速度的三分之二.

解答 解:光在真空中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0×108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這個速度的四分之三,在玻璃中是這個速度的三分之二.因此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故答案為:真空;四分之三;三分之二.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傳播速度及特點.使學(xué)生明確光在其他各種介質(zhì)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翹起整個地球.”下圖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德設(shè)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
A.
筷子
B.
理發(fā)剪
C.
羊角錘
D.
釣魚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內(nèi)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有四個沖程,圖中表示的是其中的做功沖程,目前利用地熱的主要方法是地熱發(fā)電和地熱供暖.若有85℃的地熱水,質(zhì)量為400t,經(jīng)過散熱器放熱后的水溫為35℃,則這些地熱水放出了8.4×1010 J的熱量.(c地熱水=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1所示是醫(yī)生檢查患者牙齒的情景.其中涉及到兩方面的物理知識:一是利用金屬小平面鏡成像,能觀察到牙齒背面的情況;二是在金屬小平面鏡放入口腔前,先要將它放在酒精燈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氣在鏡面上液化形成水霧.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當天正午與晚上的氣溫,兩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2甲、乙所示,則其中乙 圖是晚上的氣溫,其示數(shù)是-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利用如圖所示電路測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小燈泡的額定電壓是1.5V,若發(fā)現(xiàn)電壓表示數(shù)是1.8V,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yīng)向右移動,若電壓表示數(shù)為1.0V,則滑片應(yīng)向左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所示電路,電源的電壓為3V,則開關(guān)S斷開時和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能分別為(  )
A.0V、1VB.3V、1VC.3V、2VD.1V、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前出現(xiàn)圖甲所示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右調(diào)(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杠桿自身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便于測量力臂.
(2)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乙圖所示情況,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可將右邊的鉤碼向右移動2格.(寫出具體操作過程,左邊鉤碼不動)
(3)圖乙中杠桿水平平衡后,在杠桿左右兩邊鉤碼下同時加一個相同的鉤碼,這時杠桿將順時針轉(zhuǎn)動(選填“保持水平平衡”、“順時針轉(zhuǎn)動”或“逆時針轉(zhuǎn)動”)
(4)小星同學(xué)的實驗如圖丙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杠桿右端動力作用點的位置在A點,多次改變動力的方向(即改變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線OA跟動力作用線的夾角θ),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每次動力的大。卤硎撬涗浀膶嶒灁(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12345
動力的方向(θ)30°45°90°135°150°
動力的大小4N2.8N2N2.8N
①第5次實驗中,動力F5的大小應(yīng)為4N.
②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支點和動力作用點的連線跟動力作用線的夾角越接近90°(填角度的大。└軛U越省力.
③如果撤去A點的力,在C點用一彈簧測力計使杠桿水平平衡,則作用在C點的最小拉力的大小是3N,方向是豎直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過低碳生活,從點滴做起.如圖,是某公司辦公大樓的最底兩層示意圖,該公司想利用平面鏡組將陽光引入辦公大摟的底層大廳照明.如果此時陽光的方向正好垂直向下,請你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安裝位置.并完成光路圖.(只用一條光線表示光路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杠桿上每小格長為2cm)、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每個鉤碼重 lN).

(1)實驗前,杠桿靜止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此時杠桿處于平衡(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
(2)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大小,因此他把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調(diào)到最右邊,但是杠桿仍然不能水平平衡,接下來他應(yīng)該把左端的平衡螺母往右調(diào).
(3)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小明在杠桿A點處掛上2個鉤碼,作為動力F1,B點處掛上1個鉤碼,作為阻力F2,杠桿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分別測量出兩個力的力臂L1和L2,計算后發(fā)現(xiàn):F1 L1=F2 L2,便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 L1=F2 L2.但小紅認為小明這種實驗處理方法是不完善的,理由是實驗只做了一次,無法尋找規(guī)律.
(4)接著,小明提出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在杠桿D點處掛上2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3.3N.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動力F1′,鉤碼重力為阻力F2′,多次調(diào)整力和力臂的大小進行測量,發(fā)現(xiàn):F1′L1′總是大于F2′L2′,其原因主要是受杠桿重力的影響.
(5)小明又把彈簧測力計的作用點固定,只改變測力計與水平方向的角度θ,則能描述測力計示數(shù)F與θ關(guān)系的圖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