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底面積相同而形狀不同的A、B兩個容器中裝有等高的同種液體,則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壓力的關(guān)系為:PA   PB,F(xiàn)A   F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等于;等于.

試題分析:已知液面高度相同,液體密度相同,根據(jù)公式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還知道底面積相等,根據(jù)公式F=PS可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的關(guān)系.
解:已知液面高度相同,液體密度相同,根據(jù)公式P=ρgh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小相等;
還知道兩個容器的底面積相等,根據(jù)公式F=PS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
故答案為:等于;等于.
點評:本題考查液體壓強公式和壓強公式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知道影響液體壓強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深度,計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先計算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的壓強.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圖液體中a、b、c三點壓強的說法正確的是(鹽水的密度為1.03×l03㎏/m3
A.a(chǎn)點向下壓強比向上壓強大
B.a(chǎn)、b兩點的壓強相等
C.b、c兩點的壓強相等
D.b點壓強比c點壓強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有一根盛有液體的長玻璃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然后逐漸傾斜,則液體對管底的壓強將:(   )
A.增大B.不變
C.減小D.變化不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1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臺自行設(shè)計、研制的“蛟龍?zhí)枴鄙詈]d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m,標(biāo)志著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后第五個掌握3500m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shù)的國家!膀札?zhí)枴睆膭側(cè)胨料聺摰阶钌钐幍倪^程中,所受的海水壓強p和浮力F隨下潛深度h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A.甲、丁B.甲、丙C.乙、丙D.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一重為1牛頓的木塊,放入盛滿水的杯中,杯底所受水的(  )
A.壓強增大,壓力增大B.壓強減小,壓力增大
C.壓強減小,壓力減小D.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我國沉船打撈人員在南海打撈宋朝的商船時,潛水員在水面下作業(yè),則他下潛的過程中,海水對他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時:

(1)圖甲所示壓強計是通過U形管中兩側(cè)液柱的高度差來反映         .使用前應(yīng)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漏氣/不漏氣).
(2)在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的關(guān)系時,應(yīng)該進行的操作是將壓強計的金屬盒       ,分別記下壓強計U形管兩側(cè)的液柱高度差.
(3)實驗桌上有兩只大燒杯,其中一杯盛有純凈水,另一杯盛有酒精.老師告訴小明酒精的密度小于純凈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壓強計將它們區(qū)別開.小明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浸沒到A、B兩杯液體中,如圖乙所示,分別記下壓強計U形管兩側(cè)的液柱高度差hA和hB。她發(fā)現(xiàn)hA<hB,于是她認為B杯中盛的是水。老師指出小明的實驗方法是     (正確/錯誤)的,并提出了新的實驗思路:將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浸沒到A、B兩杯液體中,使U形管兩側(cè)的液柱高度差hA        (</=/>)hB,則金屬盒位置      (深/淺)的一定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民航飛機上的黑匣子在海水里所能承受的海水對它的最大壓強是6.18×107Pa,則在不被海水壓破的情況下,黑匣子下沉的最大深度     m。 (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體,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的底面積分別為S1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ρ1,液體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為p1。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ρ2,液體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為p2,且p2=2p1。將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體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體中,兩容器中均無液體溢出。液體靜止后,甲、乙兩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A、B兩球所受浮力分別為F1F2。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F1F,ρ1ρ2          B.F1 = Fρ1ρ2             
C.F1F2,ρ1ρ2        D.F1F2 ρ1ρ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