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關(guān)于使用彈簧測力計,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過它的量程
B.在使用彈簧測力計之前,最好輕輕來回拉動它的掛鉤幾次
C.如果彈簧測力計在使用前指針并不是指在零位置,應(yīng)進(jìn)行校正
D.拉彈簧測力計的力只能是沿豎直方向

分析 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1)首先看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也就是彈簧測力計上的最大刻度即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能超出這個范圍;
(2)認(rèn)清彈簧測力計上最小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以便用它測量時可以迅速讀出測量值;
(3)測量前要把指針調(diào)到零點,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
(4)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彈簧或讓彈簧測力計長久受力,以免損壞.

解答 解:
A、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如果超過了它的量程不但不能準(zhǔn)確測量,還要損壞彈簧,故A正確;
B、測量前應(yīng)用手來回輕輕拉動幾下掛鉤,檢查指針與彈簧測力計的外殼是否有摩擦,故B正確;
C、使用前必須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線上,如果指針沒有對準(zhǔn)零刻度線,需要校零,故C正確;
D、測量時,要使測力計內(nèi)的彈簧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是豎直方向的力,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在物理實驗中經(jīng)常使用彈簧測力計,我們要熟練掌握其使用和讀數(shù)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有三只電阻R1:R2:R3=3:2:1,將三個電阻并聯(lián)后R1、R2、R3兩端的電壓之比為U1:U2:U3=1:1:1;將三個電阻串聯(lián)接入原來的電源上,通過R1、R2、R3的電流之比為I1:I2:I3=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7.(1)干木材的熱值是1.2×107J/kg,完全燃燒70g的干木材放出多少熱量?
(2)若燃燒放出的熱量的30%被水吸收,這些熱量可以使3kg的水溫度升高多少度?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當(dāng)S接a,S1閉合時,電路中L1、L2亮,它們是并聯(lián)的,當(dāng)S接b,S1斷開時L1、L3燈亮,此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5A,則通過L1、L2的電流分別為0.5A、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圖中男同學(xué)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幣,眼睛剛好看不見硬幣的地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請女同學(xué)慢慢往杯里倒水,男同學(xué)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A.隨著水的增多,他可以看見硬幣的像,且感到硬幣像逐漸降低
B.隨著水的增多,他可以看見硬幣的像,且感到硬幣像逐漸升高
C.注水后能看見硬幣的像,看不見硬幣的像升高或降低
D.注水后仍看不見硬幣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初春,樹枝上形成的“霧凇”屬于凝華;夏天,冰棒冒的“白氣”屬于液化.(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一束光射到水面上,與水面成60°角的光線射到水面上,入射角為30°,反射角的大小為30°;折射角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反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級大地震,震后立即開展了緊急救援.在救援過程中,常看到救援工作者使用的這種起重機(jī)械,利用這種機(jī)械吊起坍塌的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吊板.如所示是這種起重機(jī)吊臂上的滑輪組,它在50s內(nèi)將重為2.4×104N的吊板勻速提高10m.已知拉力F為104N.則這個過程中:
(1)拉力F做了多少功?
(2)拉力F的功率多大?
(3)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1)電阻箱Ro可以看成是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如圖),小明利用該電路測未知電阻Rx,做法如下:閉合開關(guān)S、S1,調(diào)節(jié)滑片P,使電流表讀數(shù)I,然后再斷開S1,閉合S2,調(diào)節(jié)Ro,使電流表示數(shù)仍為I,則待測電阻Rx=此時電阻廂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
(2)李老師看到小明的實驗后,認(rèn)為該實驗有些麻煩,他又給了小明一個電流表,請畫出小明用兩個電流表測Rx得電路圖,在圖上標(biāo)出已知的電流,并求出Rx=$\frac{{{I}_{1}R}_{0}}{{I}_{2}}$.(不必寫出實驗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